中醫(yī)古籍
  • 我國最大的一部方書

    也許你去看過中醫(yī)。醫(yī)生經(jīng)過問診、搭脈、看舌苔,作了一番辨證論治之后,開出一張?zhí)幏?,你就拿了這張?zhí)幏降街兴幍耆ヅ渌?。這方子上也許只有一種藥,那叫單方;如果有幾種或幾十種藥,那叫復(fù)方。中醫(yī)開方子,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商代就已經(jīng)有了。2000多年前成書的《內(nèi)經(jīng)》中列有13張方子。到了漢代張仲景寫了本《傷寒論》,該書中的方子已達到113張。張仲景的另一本書《金匱要略》中有方子262張。晉代葛洪寫了《肘后備急方》一書,載方101首。唐代孫思邈寫了《備急千金要方》一書,載方有5300首。后來他又寫了《千金翼方》一書,載方2900余首。唐代王燾寫了一本《外臺秘要》,載方6000余首。宋代政府編纂了一部方書,叫《太平圣惠方》,全書載方16834首。宋代另一部方書《和劑局方》,載方788首。元代宮廷中藥局的成方配本《御藥院方》載方1061首。明代的《奇效良方》載方7000余首。清代《醫(yī)方集解》載方700余首。清代另一本方書《成方切用》載方1180余首。我們看了我國歷代的主要方書以后,不禁要問,我國最大的方書是哪一本?那是明代的《普濟方》,它載方競達61739首。

    據(jù)說明太祖將自己第五個兒子朱棣,封為固定王。而朱棣一直很喜歡做詩談學(xué),熱衷醫(yī)道,平時很注意收集古今方劑,于是他將自己收集到的方劑加以整理、修訂,編成了《普濟方》一書。為了保證該書的質(zhì)量,朱棣又請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一同討論、修改,最后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

    朱棣為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志等,所以內(nèi)容十分豐富,編的也很詳細。由于出版的數(shù)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zhuǎn)傳抄。有道是“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后來經(jīng)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jīng)散失,而一些藏書家,你藏幾頁,他藏幾張,拼也拼不全。只有清朝的《四庫全書》總算將這本書收齊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普濟方》就是在《四庫全書》中所載的。

    《普濟方》原作168卷,后來《四庫全書》將它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載圖239幅。該書總的方子數(shù)為61739首。全書的內(nèi)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端膸烊珪嵋傇隆氛J為:“是書一證之下,各列諸方,使學(xué)者依類推求,于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薄镀諠健肥且槐臼謱嵱玫姆綍K谒械拿恳徊∽C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xué)者或醫(y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yī)學(xué)文獻資料,它為我們保留了許多我們想看又因佚失而看不到的材料。

    雖然,《四庫全書》保存了《普濟方》的全部內(nèi)容,但是也有不少抄錯、記錯的地方。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在1959年以《四庫全書》中所載《普濟方》為主,并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薄⒅赜〕霭?。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諳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426卷亢繁的卷宗變得簡明有章。國家花了一定力量重印這部我國最大的方書,使這部古書重放異彩。

更多中藥材
  • 由于我們長期低頭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這個頸部肌肉勞損就會引起頸肩酸痛的癥狀,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確診是頸部肌肉勞損而造成的頸肩酸痛,治療起來也非常的簡單,這個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準備個熱水袋,熱水袋也充滿熱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鈣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細胞等凝結(jié)聚集于線管,長期以后形成了一種微小的鈣化病灶,通過B超檢查能夠發(fā)現(xiàn),那么這種病很常見,它是一種良性的病變,很多時候并不伴有癥狀,所以說也不需要專門的治療。生活當中盡量的去飲食清淡,減少食鹽肉......
  • 因為便秘不僅僅有實秘,還有虛秘,特別是慢性頑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氣虛陰虛導(dǎo)致的,氣虛會出現(xiàn)腸道動力缺乏,氣機不暢,而無力將糟粕邪實排除,因為陰虛會出現(xiàn)津液不足,腸道失去濡潤,所以說便秘反復(fù)難愈,那么氣陰兩虛是他的根本,瀉下藥只是暫時緩解了表面......
  • 首先過敏性鼻炎,中醫(yī)病名為鼻鼽,以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鼻癢和鼻塞為主要癥狀。中成藥可以使用(鼻淵通竅顆粒),是由蒼耳子,辛夷,麻黃,白芷,薄荷還有黃芩,野菊花等這些藥物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藥不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和激素依賴,那......
  • 中醫(yī)認為百病生于氣,而人體的五臟中,脾性濕為太陰,陰氣最盛則脾氣充盛,體內(nèi)濕氣也會正常的運行,不會出現(xiàn)濕氣停滯在體內(nèi)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脾氣虧虛,濕氣無法運化停滯體內(nèi)便會形成內(nèi)濕,聚為濕病。長此以往呢,患者體內(nèi)的濕血開始泛濫,又因為脾虛無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