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風濕熱是一種多發(fā)性、全身性結締組織非化膿性炎癥疾病。其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應現(xiàn)象。主要侵犯關節(jié)及心臟,其次為腦、皮膚、漿膜、血管。病理可分滲出肉芽腫及硬化期。有時首次患病心臟即受損害,或反復發(fā)作而致遺留慢性心瓣膜病變。
臨床表現(xiàn):
1.主要表現(xiàn):游走性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心臟炎、舞蹈病、環(huán)形紅斑、皮下小結。
2.次要表現(xiàn):發(fā)熱、關節(jié)痛,過去有風濕熱史或有風濕性心臟病史,P—R 間期延長。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有輕度貧血,白細胞增加及核左移。
2.血沉在活動期加速,有心力衰竭時加速不明顯。
3.C反應蛋白在活動期呈陽性反應。4.活動期病兒有下列反應:
(1)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增加在1:400以上為陽性;
(2)血清抗鏈球菌激酶滴定度增加,1:40以上為陽性;
(3)血清透明質(zhì)酸酶增加,在1:2048以上為陽性;
(4)血清蛋白電泳分析:白蛋白減少,α2及r 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增加,大于4.2mg。
4.咽拭子培養(yǎng),有的可培養(yǎng)出甲組乙類溶血清鏈球菌;
5.患心肌炎時,血清谷草轉(zhuǎn)氨酶增高,大于40單位時力可疑;大于80單位者肯定不正常。本病屬中醫(yī)“痹證”、“心痹”范疇,主要由風、寒、濕三氣入侵經(jīng)絡、使血脈流通受阻。邪化熱,則見關節(jié)紅、腫、熱、痛,中醫(yī)指“痹證”。如風、寒、濕邪損及心臟,則見心悸、氣喘等心脈痹阻之癥,中醫(yī)謂“心痹”,喘證、心悸。
(一)中醫(yī)辨證治療
1.風痹。
主證:多發(fā)性,游走性肢體關節(jié)疼痛,以肘、腕、踝等處多見,屈伸不利,有惡寒發(fā)熱等表癥。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
治法:法風通絡,佐以散寒除濕。
方藥:防風湯加減。
防風6克,羌活9克,秦充8克,麻黃3克,葛根15克,茯苓10克,苡仁15克,生姜3克,大棗4枚,甘草3克。
方解:防風、羌活、秦艽、葛根祛風通絡;麻黃、茯苓、苡仁、生姜、大棗、甘草散寒除濕。
加減法:關節(jié)拘攣、不得伸者,加附子以溫陽散寒、止痛。
2.寒濕阻絡(寒痹)。
主證:病久遷延不愈,四肢關節(jié)疼痛,而痛有定處,關節(jié)屈伸不利,自覺關節(jié)寒冷,局部皮色不紅不熱,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jīng)散寒,佐以祛風除濕通絡。
方藥:羌活防風散加減。
獨活8克,白芍10克,羌活8克,防風6克,靈仙6克,川芎5克,桂枝3克,甘草5克。
方解:獨活、桂枝、川芎、白芍、甘草溫經(jīng)散寒;羌活、防風,靈仙法風除濕通絡。
加減法:痛甚加乳香5克、沒藥5克,活血止痛。內(nèi)服大,小活絡丹。
3.濕邪阻絡(濕痹)。
主證:肢體關節(jié)疼痛沉著,痛有定處,肌體笨重,麻木不仁或腰脊冷重,足腫,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懦數(shù)。
治法:利濕活絡,佐以法風散寒。
方藥:慧苡仁湯。
生苡仁15克,黃芪10克,羌活6克,獨活9克,麻黃3克,桂枝3克,蒼術9克,當歸6克,川芎5克,生姜3克,甘草3克。
方解:北芪、苡仁、蒼術益氣健脾除濕;羌活、獨活祛風勝濕;麻黃、桂枝溫經(jīng)散寒;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加減:若肌膚不仁而無疼痛者,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以益氣通陽?;蛉詼訙p:獨活9克,秦艽8克,防己8克,川芎5克,當歸6克,熟地10桂枝3克,云苓10克,杜仲10克,牛膝9克,黨參10克,北芪10克,川斷8克?;蚣臃?,小活絡丹,或健步虎潛丸。
4.熱痹。
主證:關節(jié)紅腫熱痛或身體沉重疲倦,發(fā)熱惡風,口干喜飲,大便結,小便赤,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石膏15克,知母8克,桂枝3克,甘草5克,黃柏8克,連翹10克,銀花藤12克,生苡仁12克。
方解:石膏、知母、黃柏、連翹、甘草清熱;苡仁利濕;桂枝、銀花藤活血通絡。
加減法:口干渴飲,加花粉10克,葛根15克,石斛12克。
以上各證,在治療時,可加入下列引經(jīng)藥:
上肢寒痛:桂枝5克、姜黃6克。
下肢寒痛:牛膝10克、木瓜15克、獨活9克、肉桂3克。
下肢濕重:防己10克、木瓜15克、足不任地加五加皮12克。
上下肢痛:均可選用海風藤12克、絲瓜絡10克。關節(jié)游走性痛:羌活9克。
背部痛:狗脊15克。
5.風寒濕熱痹影響心臟。
主證:在痹證的同時,或因痹而導致的心動悸,脈結代,氣短,喘促等。
治法:治療痹證的同時,加入養(yǎng)心益氣之藥。
方藥:根據(jù)不同證型,可選用以下藥物。
(1)風邪偏勝:太子參15克,五味子5克,麥冬10克,桂枝3克,白芍10克,牛七10克,獨活9克,雞血藤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5克。
(2)寒濕偏勝: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制附片6克,肉桂3克,丹參10克,雞血藤15克,木瓜15克,白術15克,炙甘草5克,桑寄生15克。
(3)氣血兩虛:黨參10克,北芭15克,白術10克,酸棗仁5克,丹參10克,遠志5克,茯苓10克,何首烏12克,柏子仁6克,炙甘草5克,桑寄生15克等。
(4)風熱偏勝而兼心悸: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連翹10克,菊花10克,蓮子芯6克,蠶砂7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桑枝15克等。
(5)痹證緩解期:關節(jié)已不腫痛,尚留低熱者,可用茯苓10克,澤瀉10克,青蒿8克,鱉甲15克,川地骨皮12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秦艽10克,甘草5克。
(二)西醫(yī)治療
(1)臥床休息:無明顯心臟受累者需臨床休息1個月。心臟受累,無心臟擴大者需2~3個月;心臟擴大伴心力衰竭者需6個月。
(2)飲食富于蛋白質(zhì)、糖類及維生素C 等易消化飲食。充血性心力衰竭時適當限制水鹽。
(3)控制病灶。
肌注青霉素80萬至120萬u/d。共2周。對青霉素過敏者,口服紅霉素30mg/kg/d,分4次口服,共二周。
(4)抗風濕藥物應用。
①以關節(jié)炎為主,無明顯心臟炎者,可用水楊酸類藥:阿斯匹林80~100mg/kg/d,分3~4次口服,約二周,病情穩(wěn)定后,減至40~50mg/kg/d,療程3個月,必要時延長?;蛴盟畻钏徕c100~150mg/kg/d,病情穩(wěn)定后減至半量維持。飯后服或用腸溶片,減少用藥反應。
②激素治療:對活動性風濕病,尤其有明顯活動心肌炎者,應早期、足量用激素。全心炎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用氫化可的松5~10mg/kg/d,分2~3次靜滴。病情緩解后改為口服強的松1.5mg/kg/d。
(三)針灸治療
可根據(jù)病變部位取穴。
肩部:肩髎、肩髃、■俞、風池。
時臂部: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
腕部:外關、腕骨、陽池。
脊背部:人中、身柱、腕陽關、后溪。
髖部:環(huán)跳、居髎、風市、髀關。
股部;秩邊、承扶、髀關、陽陵泉。
膝部:梁丘、膝眼、陽陵泉、足三里。
踝部:丘墟、太溪、昆侖、照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風濕熱是一種多發(fā)性、全身性結締組織非化膿性炎癥疾病。其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應現(xiàn)象。主要侵犯關節(jié)及心臟,其次為腦、皮膚、漿膜、血管。病理可分滲出肉芽腫及硬化期。有時首次患病心臟即受損害,或反復發(fā)作而致遺留慢性心瓣膜病變。
臨床表現(xiàn):
1.主要表現(xiàn):游走性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心臟炎、舞蹈病、環(huán)形紅斑、皮下小結。
2.次要表現(xiàn):發(fā)熱、關節(jié)痛,過去有風濕熱史或有風濕性心臟病史,P—R 間期延長。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有輕度貧血,白細胞增加及核左移。
2.血沉在活動期加速,有心力衰竭時加速不明顯。
3.C反應蛋白在活動期呈陽性反應。4.活動期病兒有下列反應:
(1)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增加在1:400以上為陽性;
(2)血清抗鏈球菌激酶滴定度增加,1:40以上為陽性;
(3)血清透明質(zhì)酸酶增加,在1:2048以上為陽性;
(4)血清蛋白電泳分析:白蛋白減少,α2及r 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增加,大于4.2mg。
4.咽拭子培養(yǎng),有的可培養(yǎng)出甲組乙類溶血清鏈球菌;
5.患心肌炎時,血清谷草轉(zhuǎn)氨酶增高,大于40單位時力可疑;大于80單位者肯定不正常。本病屬中醫(yī)“痹證”、“心痹”范疇,主要由風、寒、濕三氣入侵經(jīng)絡、使血脈流通受阻。邪化熱,則見關節(jié)紅、腫、熱、痛,中醫(yī)指“痹證”。如風、寒、濕邪損及心臟,則見心悸、氣喘等心脈痹阻之癥,中醫(yī)謂“心痹”,喘證、心悸。
(一)中醫(yī)辨證治療
1.風痹。
主證:多發(fā)性,游走性肢體關節(jié)疼痛,以肘、腕、踝等處多見,屈伸不利,有惡寒發(fā)熱等表癥。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
治法:法風通絡,佐以散寒除濕。
方藥:防風湯加減。
防風6克,羌活9克,秦充8克,麻黃3克,葛根15克,茯苓10克,苡仁15克,生姜3克,大棗4枚,甘草3克。
方解:防風、羌活、秦艽、葛根祛風通絡;麻黃、茯苓、苡仁、生姜、大棗、甘草散寒除濕。
加減法:關節(jié)拘攣、不得伸者,加附子以溫陽散寒、止痛。
2.寒濕阻絡(寒痹)。
主證:病久遷延不愈,四肢關節(jié)疼痛,而痛有定處,關節(jié)屈伸不利,自覺關節(jié)寒冷,局部皮色不紅不熱,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jīng)散寒,佐以祛風除濕通絡。
方藥:羌活防風散加減。
獨活8克,白芍10克,羌活8克,防風6克,靈仙6克,川芎5克,桂枝3克,甘草5克。
方解:獨活、桂枝、川芎、白芍、甘草溫經(jīng)散寒;羌活、防風,靈仙法風除濕通絡。
加減法:痛甚加乳香5克、沒藥5克,活血止痛。內(nèi)服大,小活絡丹。
3.濕邪阻絡(濕痹)。
主證:肢體關節(jié)疼痛沉著,痛有定處,肌體笨重,麻木不仁或腰脊冷重,足腫,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懦數(shù)。
治法:利濕活絡,佐以法風散寒。
方藥:慧苡仁湯。
生苡仁15克,黃芪10克,羌活6克,獨活9克,麻黃3克,桂枝3克,蒼術9克,當歸6克,川芎5克,生姜3克,甘草3克。
方解:北芪、苡仁、蒼術益氣健脾除濕;羌活、獨活祛風勝濕;麻黃、桂枝溫經(jīng)散寒;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加減:若肌膚不仁而無疼痛者,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以益氣通陽?;蛉詼訙p:獨活9克,秦艽8克,防己8克,川芎5克,當歸6克,熟地10桂枝3克,云苓10克,杜仲10克,牛膝9克,黨參10克,北芪10克,川斷8克?;蚣臃?,小活絡丹,或健步虎潛丸。
4.熱痹。
主證:關節(jié)紅腫熱痛或身體沉重疲倦,發(fā)熱惡風,口干喜飲,大便結,小便赤,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石膏15克,知母8克,桂枝3克,甘草5克,黃柏8克,連翹10克,銀花藤12克,生苡仁12克。
方解:石膏、知母、黃柏、連翹、甘草清熱;苡仁利濕;桂枝、銀花藤活血通絡。
加減法:口干渴飲,加花粉10克,葛根15克,石斛12克。
以上各證,在治療時,可加入下列引經(jīng)藥:
上肢寒痛:桂枝5克、姜黃6克。
下肢寒痛:牛膝10克、木瓜15克、獨活9克、肉桂3克。
下肢濕重:防己10克、木瓜15克、足不任地加五加皮12克。
上下肢痛:均可選用海風藤12克、絲瓜絡10克。關節(jié)游走性痛:羌活9克。
背部痛:狗脊15克。
5.風寒濕熱痹影響心臟。
主證:在痹證的同時,或因痹而導致的心動悸,脈結代,氣短,喘促等。
治法:治療痹證的同時,加入養(yǎng)心益氣之藥。
方藥:根據(jù)不同證型,可選用以下藥物。
(1)風邪偏勝:太子參15克,五味子5克,麥冬10克,桂枝3克,白芍10克,牛七10克,獨活9克,雞血藤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5克。
(2)寒濕偏勝: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制附片6克,肉桂3克,丹參10克,雞血藤15克,木瓜15克,白術15克,炙甘草5克,桑寄生15克。
(3)氣血兩虛:黨參10克,北芭15克,白術10克,酸棗仁5克,丹參10克,遠志5克,茯苓10克,何首烏12克,柏子仁6克,炙甘草5克,桑寄生15克等。
(4)風熱偏勝而兼心悸: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連翹10克,菊花10克,蓮子芯6克,蠶砂7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桑枝15克等。
(5)痹證緩解期:關節(jié)已不腫痛,尚留低熱者,可用茯苓10克,澤瀉10克,青蒿8克,鱉甲15克,川地骨皮12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秦艽10克,甘草5克。
(二)西醫(yī)治療
(1)臥床休息:無明顯心臟受累者需臨床休息1個月。心臟受累,無心臟擴大者需2~3個月;心臟擴大伴心力衰竭者需6個月。
(2)飲食富于蛋白質(zhì)、糖類及維生素C 等易消化飲食。充血性心力衰竭時適當限制水鹽。
(3)控制病灶。
肌注青霉素80萬至120萬u/d。共2周。對青霉素過敏者,口服紅霉素30mg/kg/d,分4次口服,共二周。
(4)抗風濕藥物應用。
①以關節(jié)炎為主,無明顯心臟炎者,可用水楊酸類藥:阿斯匹林80~100mg/kg/d,分3~4次口服,約二周,病情穩(wěn)定后,減至40~50mg/kg/d,療程3個月,必要時延長?;蛴盟畻钏徕c100~150mg/kg/d,病情穩(wěn)定后減至半量維持。飯后服或用腸溶片,減少用藥反應。
②激素治療:對活動性風濕病,尤其有明顯活動心肌炎者,應早期、足量用激素。全心炎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用氫化可的松5~10mg/kg/d,分2~3次靜滴。病情緩解后改為口服強的松1.5mg/kg/d。
(三)針灸治療
可根據(jù)病變部位取穴。
肩部:肩髎、肩髃、■俞、風池。
時臂部: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
腕部:外關、腕骨、陽池。
脊背部:人中、身柱、腕陽關、后溪。
髖部:環(huán)跳、居髎、風市、髀關。
股部;秩邊、承扶、髀關、陽陵泉。
膝部:梁丘、膝眼、陽陵泉、足三里。
踝部:丘墟、太溪、昆侖、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