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陰陽形式系統(tǒng)是陰陽學的主要構(gòu)成部分。陰陽形式系統(tǒng)包括
a)無內(nèi)容的符號。
b)符號形成公式。
這里的符號與公式是沒有內(nèi)容與定義的,所以也沒有所謂的矛盾、完整與真假的問題。
c)依照不同的哲學家付給符號不同的定義。
d)符號有內(nèi)容后,依公式推演出思想家的思想體系。
此時才開始有矛盾、完整與真假問題。
在此形式系統(tǒng)下,可以有不同的思想家的不同定義。故可藉此系統(tǒng)比較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因皆在同一形式系統(tǒng)下作比較,故可得不同思想間的融會貫通。
陰陽形式系統(tǒng),允許不同定義的存在。就是說,它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之中。陰陽形式系統(tǒng)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之中。我們把這種: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的理論,稱為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比如康德哲學與金剛經(jīng),在陰陽學中都有自已不同的定義。彼此矛盾,但都可以共用利用陰陽學的符號而共同存在陰陽學中。同樣的佛學與基督教神學,在陰陽學中亦有自已不同的定義。彼此矛盾,但都可以共用利用陰陽學的符號而共同存在陰陽學中。我們重復(fù)一遍,我們把這種: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的理論,稱為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我們也曾經(jīng)寫過文章說,同一個系統(tǒng)中,其論點彼此不能矛盾。這種一個系統(tǒng)中的論點彼此不能矛盾的理論,我們稱之為陰陽學的不矛盾理論。
現(xiàn)在我們例舉一些宗教上的理論,來說明那些理論屬於陰陽學的不矛盾理論,那些屬於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1、輪回說輪回說是佛教的重要學說。認為人死后還會再出生。佛教又說,只要我們能夠覺悟,能夠離開無明,我們便可以離開六道輪回,不再參與輪回。
什么是覺悟呢?即明白諸行無常、無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這一套輪回的理論有兩個范疇:一是對無明者而言,有六道輪回。
一是對覺悟者而言,離開六道輪回。
陰陽學把它歸屬為陰陽學不矛盾理論中的兩個范疇。對於這個輪回說,我們應(yīng)該把重點放在覺悟上面,即放在明白諸行無常、無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上面。當眾生真的不能有所覺悟時,再施於六道輪回的道理。不應(yīng)該一開始,便叫眾生在六道輪回的迷霧里團團轉(zhuǎn)。更不應(yīng)該強調(diào)教育說:你的前生是什么,我的前生比你更高級。把眾生唬得更加離不開六道輪回的迷霧。
2、建佛寺建佛寺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可以接觸到佛教的道理。然后從有形的佛寺接觸,尋找到無形的佛寺。真正的佛寺是無形的佛寺,它便是我們清凈的心。有了清凈的心,有形的佛寺便是多余的。鼓勵眾生尋找無形的佛寺,比鼓勵眾生建造有形的佛寺更為重要。建造有形的佛寺與尋找無形的佛寺。是一個系統(tǒng)的兩個階段。是彼此不矛盾的兩個階段。陰陽學把它歸屬為陰陽學不矛盾理論的兩個范疇。因眾生慧根的不同,由師父決定引導(dǎo)眾生入有形的佛寺或入無形的佛寺。師父應(yīng)該有主觀的熱情,循循誘導(dǎo)眾生入根本無形的佛寺。除非不得以才教以有形的佛寺。師父實在不應(yīng)該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壯大自己有形的教團,而在有形的佛寺上面打轉(zhuǎn)或裝摸作樣,如此浪費眾生的生命資源。
3、天國與凈土天國是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觀念,凈土是佛教教義的另一個重要觀念?;阶诮膛c佛教是兩個不同的思想體系。它們在陰陽學里是屬於可以彼此互相矛盾的二個思想體系。它們彼此矛盾的共同存在陰陽學的矛盾理論中??梢员辉试S矛盾,但不一定要矛盾。
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矛盾系統(tǒng),雖然矛盾,但架構(gòu)相同,方法也幾乎相似。連它們?nèi)绾芜_到天國與凈土的方法也幾乎相同。我們現(xiàn)在先不要說什么是天國?什么是凈土?
我們先說基督宗教如何達到天國?佛教如何達到凈土?佛教徒要達到凈土,首先要離開無明,要覺悟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尤其是諸法無我的道理,只有覺悟我的暫時性,不再執(zhí)著自我,才能把我與佛合一,達到這種佛我不分的境地,便到達了凈土。
基督宗教如何達到天國呢?首先要透過耶蘇基督,信仰耶蘇基督。信仰耶蘇基督的什么?信仰耶蘇基督們的十字架。學習耶蘇基督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唯有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讓自我死亡在十字架上,新的生命才能復(fù)活。這樣你才能與父在一起,永遠在天國得永生。這整個過程的根本關(guān)鍵,在於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它跟佛教徒的覺悟到:諸法無我的道理是一樣的,主要任務(wù)在打破自我執(zhí)著。打破自我執(zhí)著是達到天國或凈土的根本關(guān)鍵。不能掌握這個根本關(guān)鍵,那只在教會或佛寺里棲棲皇皇。
我們曾經(jīng)說到,基督宗教與佛教的永生或無量壽關(guān)鍵,在於打破自我執(zhí)著,然后進入天國與凈土境界。不能掌握這根本,而只是在祭祀上裝摸作樣,或只是在教會或佛寺里棲棲皇皇,只是隔鞋搔癢徒勞無功。我們可以由宗教的教團或禮儀開始。然后指向宗教的核心:打破自我執(zhí)著。而達到神我一體,佛我一體的境界。讓你在無言中神游萬有與萬無合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陰陽形式系統(tǒng)是陰陽學的主要構(gòu)成部分。陰陽形式系統(tǒng)包括
a)無內(nèi)容的符號。
b)符號形成公式。
這里的符號與公式是沒有內(nèi)容與定義的,所以也沒有所謂的矛盾、完整與真假的問題。
c)依照不同的哲學家付給符號不同的定義。
d)符號有內(nèi)容后,依公式推演出思想家的思想體系。
此時才開始有矛盾、完整與真假問題。
在此形式系統(tǒng)下,可以有不同的思想家的不同定義。故可藉此系統(tǒng)比較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因皆在同一形式系統(tǒng)下作比較,故可得不同思想間的融會貫通。
陰陽形式系統(tǒng),允許不同定義的存在。就是說,它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之中。陰陽形式系統(tǒng)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之中。我們把這種: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的理論,稱為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比如康德哲學與金剛經(jīng),在陰陽學中都有自已不同的定義。彼此矛盾,但都可以共用利用陰陽學的符號而共同存在陰陽學中。同樣的佛學與基督教神學,在陰陽學中亦有自已不同的定義。彼此矛盾,但都可以共用利用陰陽學的符號而共同存在陰陽學中。我們重復(fù)一遍,我們把這種:允許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陰陽學的理論,稱為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我們也曾經(jīng)寫過文章說,同一個系統(tǒng)中,其論點彼此不能矛盾。這種一個系統(tǒng)中的論點彼此不能矛盾的理論,我們稱之為陰陽學的不矛盾理論。
現(xiàn)在我們例舉一些宗教上的理論,來說明那些理論屬於陰陽學的不矛盾理論,那些屬於陰陽學的矛盾理論?
1、輪回說輪回說是佛教的重要學說。認為人死后還會再出生。佛教又說,只要我們能夠覺悟,能夠離開無明,我們便可以離開六道輪回,不再參與輪回。
什么是覺悟呢?即明白諸行無常、無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這一套輪回的理論有兩個范疇:一是對無明者而言,有六道輪回。
一是對覺悟者而言,離開六道輪回。
陰陽學把它歸屬為陰陽學不矛盾理論中的兩個范疇。對於這個輪回說,我們應(yīng)該把重點放在覺悟上面,即放在明白諸行無常、無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上面。當眾生真的不能有所覺悟時,再施於六道輪回的道理。不應(yīng)該一開始,便叫眾生在六道輪回的迷霧里團團轉(zhuǎn)。更不應(yīng)該強調(diào)教育說:你的前生是什么,我的前生比你更高級。把眾生唬得更加離不開六道輪回的迷霧。
2、建佛寺建佛寺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可以接觸到佛教的道理。然后從有形的佛寺接觸,尋找到無形的佛寺。真正的佛寺是無形的佛寺,它便是我們清凈的心。有了清凈的心,有形的佛寺便是多余的。鼓勵眾生尋找無形的佛寺,比鼓勵眾生建造有形的佛寺更為重要。建造有形的佛寺與尋找無形的佛寺。是一個系統(tǒng)的兩個階段。是彼此不矛盾的兩個階段。陰陽學把它歸屬為陰陽學不矛盾理論的兩個范疇。因眾生慧根的不同,由師父決定引導(dǎo)眾生入有形的佛寺或入無形的佛寺。師父應(yīng)該有主觀的熱情,循循誘導(dǎo)眾生入根本無形的佛寺。除非不得以才教以有形的佛寺。師父實在不應(yīng)該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壯大自己有形的教團,而在有形的佛寺上面打轉(zhuǎn)或裝摸作樣,如此浪費眾生的生命資源。
3、天國與凈土天國是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觀念,凈土是佛教教義的另一個重要觀念?;阶诮膛c佛教是兩個不同的思想體系。它們在陰陽學里是屬於可以彼此互相矛盾的二個思想體系。它們彼此矛盾的共同存在陰陽學的矛盾理論中??梢员辉试S矛盾,但不一定要矛盾。
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矛盾系統(tǒng),雖然矛盾,但架構(gòu)相同,方法也幾乎相似。連它們?nèi)绾芜_到天國與凈土的方法也幾乎相同。我們現(xiàn)在先不要說什么是天國?什么是凈土?
我們先說基督宗教如何達到天國?佛教如何達到凈土?佛教徒要達到凈土,首先要離開無明,要覺悟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尤其是諸法無我的道理,只有覺悟我的暫時性,不再執(zhí)著自我,才能把我與佛合一,達到這種佛我不分的境地,便到達了凈土。
基督宗教如何達到天國呢?首先要透過耶蘇基督,信仰耶蘇基督。信仰耶蘇基督的什么?信仰耶蘇基督們的十字架。學習耶蘇基督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唯有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讓自我死亡在十字架上,新的生命才能復(fù)活。這樣你才能與父在一起,永遠在天國得永生。這整個過程的根本關(guān)鍵,在於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它跟佛教徒的覺悟到:諸法無我的道理是一樣的,主要任務(wù)在打破自我執(zhí)著。打破自我執(zhí)著是達到天國或凈土的根本關(guān)鍵。不能掌握這個根本關(guān)鍵,那只在教會或佛寺里棲棲皇皇。
我們曾經(jīng)說到,基督宗教與佛教的永生或無量壽關(guān)鍵,在於打破自我執(zhí)著,然后進入天國與凈土境界。不能掌握這根本,而只是在祭祀上裝摸作樣,或只是在教會或佛寺里棲棲皇皇,只是隔鞋搔癢徒勞無功。我們可以由宗教的教團或禮儀開始。然后指向宗教的核心:打破自我執(zhí)著。而達到神我一體,佛我一體的境界。讓你在無言中神游萬有與萬無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