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乙肝飲食六個原則

    肝病飲食并無特殊,足夠的熱量、適量的蛋白,豐富而全面的維生素,適量的纖維素即可。在飲食上有太多的禁忌可導致營養(yǎng)失調,過多地依賴中藥補藥而忽視正常飲食則是舍本而求末之舉。一、飲食結構要合理:

    (1)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總熱能的60~70%。過去采用的高糖飲食也要糾正,因為高糖飲食,尤其是過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會影響病人食欲,加重胃腸脹氣,使體內脂肪貯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給主要應通過主食。

    (3)為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應增加蛋白質供給,一般應占總熱能的15%,特別應保證一定數(shù)量優(yōu)質蛋白,如動物性蛋白質、豆制品等的供給。

    (4)脂肪攝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厭油及食欲不振等癥狀,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xiàn)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

    (5)保證維生素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對于改善癥狀有重要作用。可口服多種維生素制劑。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有助于促進消化功能。

    二、食量要恰當:肝病時消化功能減弱,食之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臟負擔。所以有人提出吃飯八成飽最好。暴飲暴食對肝臟、對胃腸功能都不利。乙肝患者宜采用少量多餐。

    三、炒菜宜清淡:少放油,少食油膩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注意烹調方法,增進食物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欲。忌油煎、炸等及強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湯、雞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減輕肝臟負擔。

    四、供給充足的液體:適當多飲果汁、米湯、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證肝臟正常代謝功能。

    五、合理應用中藥補藥:輕中型肝炎患者不提倡用人參等補藥,正常飲食可以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成分。重癥肝病、肝硬化病人在服用補藥時,最好征求中醫(yī)醫(yī)生的意見,辨證施治。盲目進食大量多種補藥,不一定有益。

    六、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飲食中的蛋白含量不宜過高:因為蛋白質易在腸道被細菌分解產生氨氣,而氨是導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肝炎或重癥肝炎恢復期的病人要低糖飲食。否則易發(fā)生脂肪肝。

    總之,肝病飲食并無特殊,足夠的熱量、適量的蛋白,豐富而全面的維生素,適量的纖維素即可。在飲食上有太多的禁忌可導致營養(yǎng)失調,過多地依賴中藥補藥而忽視正常飲食則是舍本而求末之舉。

    乙肝病人適宜的食物選擇

    (1)魚類、瘦肉、雞蛋、奶類、豆制品等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應優(yōu)先保證。主食應保證。

    (2)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3)嚴格禁止飲酒。

    (4)慎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乙肝病人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花卷(面粉50克),煮茶蛋(雞蛋50克),拌黃瓜(黃瓜100克)

    加餐:蘋果100克

    午餐:大米飯(大米150克),炒肝尖筍片(豬肝100克、萵筍100克),黃瓜湯(黃瓜50克、瘦豬肉10克、香菜30克)。

    加餐:香蕉10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千層餅(面粉100克),肉絲炒芹菜(瘦豬肉50克、芹菜50克),五香豆腐卷(干豆腐50克、卷心菜50克)

    全日烹調用油20克

    全日熱能9450千焦(2250千卡)左右。

    維生素C對乙肝患者有益

    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也是人們熟悉且常常服用的一種維生素。它可參加人體內的很多生化反應,可部分氧化生成去氧維生素C,這一過程又是可逆性的,所以維生素C也是一種氧化還原劑。它能直接改善肝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大劑量應用可提高體液免疫,促進抗體形成,加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輕肝臟脂肪變性,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再生和肝糖原的合成,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利尿作用,促進膽紅素排泄,從而起到解毒、退黃、恢復肝功能、降低轉氨酶的作用;同時還能改善腎上腺皮質功能。此外,尚有結合細菌內毒素的能力,減少內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因此,肝炎病人應當經常服用維生素C。

    有人曾經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小兒病毒性肝炎,獲得顯著療效,使療程從平均64。9天縮短到31。8天,而且未見并發(fā)癥。

    那么服用量究竟應掌握在多少范圍之內最為合適?至今仍難取得一致意見。一般主張一次日服量為100~200毫克,一日3次;如加入到10%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每日量亦不宜超過3克。

    還有人主張最好能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合用,其理由是食物中含有維生素C氧化酶,這種酶是維生素C在人體內氧化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否則就會導致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失效。因此,讓肝炎病人多吃新鮮水果與蔬菜,是獲得維生素C氧化酶的重要途徑。

    吃番茄輕松抗乙肝

    只要坐在家中吃三五只西紅柿,人體內就能產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體,達到和注射疫苗一樣的效果,這絕非天方夜譚。

    據(jù)悉,國家863高新生物技術領域中的“利用轉基因植物生產乙型肝炎口服疫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科研人員在研制出轉基因馬鈴薯后,現(xiàn)又將乙型肝炎病毒包膜中蛋白抗原基因成功導入西紅柿并獲得穩(wěn)定和高效表達,這就意味著,人們不必忍痛,輕松地吃幾個西紅柿就能拒談之色變的乙型肝炎于身外。

    肝炎患者切莫吃蒜殺病毒

    很多人認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于是就用吃大蒜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這種做法對肝炎病人極為不利,因為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么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還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惡心等諸多癥狀。另外,大蒜的揮發(fā)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貧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療。

更多中藥材
  • 專家指出,腫瘤病人有4種常見心理問題,而如何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對于增強病人的安全感與康復的信心意義重大。角色紊亂一個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個常態(tài)社會角色轉換成病人的角色。他需要停止平時擔任的工作,不能照顧家庭,反而需要親人照顧自己。專家介紹......
  • 1、辨證論治(1)肝胃不和主癥:胃脘脹滿疼痛,竄至兩脅,或噯氣、泛酸、呃逆、胸脅苦滿,納呆。舌質淡紅或暗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治則: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2)氣滯血瘀主癥: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處,或可捫及腫塊,腹?jié)M不......
  • 胃癌病人在手術后會發(fā)生早期飽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打嗝、泛酸,不能消化足夠的營養(yǎng),體重下降等現(xiàn)象。再加上術后病人胃儲備能力丟失,會導致胃蛋白酶減少,蛋白質消化不良,因此術后的飲食調養(yǎng)非常重要,否則會給放、化療帶來一定困難。胃癌術后的患者在......
  • 胃癌是常見惡性腫瘤,是消化系統(tǒng)最多見的腫瘤。在我國,胃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死于胃癌者達16萬人,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shù)的23%,占消化系統(tǒng)腫瘤死亡人數(shù)的50%。胃癌的病因與環(huán)境因素密切有關,飲食習慣與飲食結構、胃部良性疾......
  • 中醫(yī)治療腎癌有哪些好處呢?雖然腎癌患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會呈現(xiàn)出遞增的趨勢,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醫(yī)學技術的進步,治療腎癌的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為治愈腎癌增加了很大的機率。很多康復的腎癌患者都說中醫(yī)治療效果好,那么,選擇中醫(yī)治療腎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