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年女性食補四舍五入

    最新統(tǒng)計表明,女性更年期癥狀已提前5年出現,在大約100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中,40歲以下的竟然占了20%,且絕大多數都是白領女性。不過專家稱這種“危機”可以消除或減輕,但前提是要關注養(yǎng)生保健,除生活保健與運動鍛煉外,飲食調理亦很重要,不但要做到飲食有節(jié),營養(yǎng)平衡,還要重視“食補”,其原則為“四舍五入”。

    中年女性朋友與其青年時期相比脾胃多虛弱,臺北醫(yī)科大學保健營養(yǎng)學系主任暨保健營養(yǎng)學研究所所長謝明哲為此提出了“四舍五入”的飲食原則。

    “四舍”:

    即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脂肪的攝取應占每天總熱量的30%以下);減少膽固醇的攝取量(每日攝取量建議在400毫克以下);舍去過多的鹽分(每天鈉的攝取量應在3200毫克——約8至10克食鹽以下或更少);舍去過多的酒類(小飲怡情,但不可貪杯)。

    “五入”:

    1.適量補充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E的食物。

    2.多攝取富含纖維質食品,如全谷類、蔬菜及水果,富含纖維的果蔬如豆芽、蘿卜、芋頭、海藻、葉菜類、土豆、黃瓜、青椒以及蘋果、橘子等,這些食品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另外,洋蔥、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可補氣強身。夏季水果大量上市,應多吃一些如獼猴桃、山楂、刺梨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對緩解高膽固醇血癥、促進鐵的吸收,有一定作用。

    3.多喝水,早晚各一杯白開水,保證血液不至于因缺水而過于黏稠,血液粘稠會導致大腦的缺氧、色素的沉積,使衰老提前來臨。此外,女人還是要多“吃醋”,適量食用醋可以延緩血管硬化的發(fā)生。飲食中宜適量食用植物油,如菜子油、葵花子油。

    4.多食大豆制品,即適量補充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腐腦、豆?jié){、豆腐干,因為它們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

    5.大量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牛奶、骨頭湯等,預防骨質疏松。

    女性中年以后由于體內雌激素分泌開始減少,可能會出現水腫、高血壓,因此應降低食鹽攝入量,每天應控制在3~5克。增加鈣鐵的吸收也很重要,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組織合成代謝下降,因此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增加骨折的發(fā)生率。每天攝入1000毫克的鈣,可以使血壓的舒張壓下降約6%,鈣還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因此,中年女性朋友按照“四舍五入”原則進食,可以應付由于體內雌性激素開始減少而面臨的更年期的到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各種疾病和老人癡呆癥的發(fā)生。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我們常講啊,春捂秋凍,就是春天要多穿點衣服,秋天要涼一點。其實呢,也不完全。過去咱們說呢,秋凍,指的是可以少穿一點,然后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秋冬的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但是有些部位大家還是要保護好,因為秋天的節(jié)氣,主要是以涼燥為主,那涼呢,......
  • 第一啊,我們就是說常見的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呢,是推動人體活動的一種物質,就像我們看到這個火車一樣,蒸汽火車它的氣少了,它活動就差了,跑不起來了。那人也一樣,人的氣少了,氣虛了,那首先表現的就是乏力,不愛動彈,倦怠,干什么都沒精神,想使......
  • 我們一般來講呢,稍微活動之后吃點飯渾身大汗,什么問題呢?往往氣虛造成的。這個衛(wèi)氣有固澀汗孔的作用。所以當氣虛的時候,固澀不了,稍微活動一下汗就出來了。像更年期那個出汗是潮熱發(fā)熱,上來的快,下去的快。那么還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覺,枕頭濕了就是盜汗......
  • 那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陳皮。陳皮首先呢它有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時呢稍微有點利濕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來還能夠去痰。然后茯苓,茯苓這個藥呢健脾,利濕兼固。但是呢在這里面呢利濕的作用更強一點,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時呢還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術,補氣健......
  • 大家好,心絞痛呢是我們中老年人常發(fā)的幾個癥狀。那么心絞痛是怎么出現的呢?我們講這個心臟,就像我們這個拳頭一樣,上面有一條血管叫做冠狀動脈。那么當這個冠狀動脈它的血流不暢的時候,心臟的這個肌肉血就不夠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還在跳啊,就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