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童習慣吮手指或是心理問題表現(xiàn)

    兒童習慣吮手指或是心理問題表現(xiàn)(資料圖 與本文章內容無關)

    本報訊 (記者周穎攝影報道)兒童多動、發(fā)脾氣、吮手指……些癥狀都有可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而家長很容易忽視兒童的心理疾??!

    近日,江門市首家兒童心理衛(wèi)生保健服務示范單位在市婦幼保健院掛牌,兒童心理問題有了專門的治療機構。專家表示,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兒童有了心理問題,應及時進行干預治療。

    3歲小孩還不會說話

    近日,江門市民王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來江門市婦幼保健醫(yī)院看病,她反映自己的小孩3歲了還不會說話。

    據(jù)介紹,小孩兩歲還不會說話時,王女士已經(jīng)注意到兒子的這問題,但聽家里的老人說,小孩說話說得晚才聰明,王女士因此也沒在意。但轉眼間,小孩滿了3歲,還是一樣不能說話,這下王女士可著急了,連忙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

    一檢查,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孩的智力發(fā)育方面有問題,急需治療。王女士十分后悔,稱應該早點把兒子帶來看病。

    嬰幼兒心理疾病發(fā)病率為8.7%

    據(jù)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主任醫(yī)師彭曉珊介紹:“兒童坐不住特別愛動,愛發(fā)脾氣,不愛講話,來回重復地做一個固定動作……這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

    很多小孩從小喜歡吮手指,習慣性的拿起手指開始吮,這其實是小孩焦慮行為的表現(xiàn)。還有小孩很大了還有遺尿的問題,這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

    據(jù)調查,江門嬰幼兒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為8.7%,雖略低于全國12.97%的平均水平,但仍需要引起重視,兒童多動癥、孤獨癥、抽動癥、睡眠障礙、情緒障礙、語言障礙等問題,都是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家長易忽視嬰幼兒心理疾病

    記者了解到,嬰幼兒出現(xiàn)心理問題,家長容易忽視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家長不容易察覺到,由于小孩還不會說話,無法與大人正常交談,只能靠家長細心觀察小孩的一舉一動,有些粗心和沒有經(jīng)驗的家長很容易忽視這些問題。

    其次,就算有些家長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由于是心理問題,不是生理問題,家長往往也不知道該把小孩送到哪里去治療。

    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指出,除了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兒童外,高危兒童也應引起家長的注意,一些早出生、低體重、缺血缺氧的兒童都屬于高危兒童,其體格發(fā)育智力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故在兒童管理中加強對高危的管理和監(jiān)測很有必要,應該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和早訓練,盡量減少智能缺陷和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去看中醫(yī)經(jīng)常會聽到肝氣郁結這個詞兒,那么實際上就是我們在目前這個社會,我們這個時代吧,生活一些節(jié)奏問題,所以說肝氣郁結的人確實比較多,年齡大,年齡小都有,那么肝氣郁結呢,其實中醫(yī)這四個字其實分很多種,比方說肝郁脾虛啊,肝郁腎虛啊,還有肝......
  • 在臨床上會遇到許多這個排便困難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沒有成塊成球,甚至大便是條狀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廁所以后呢,卻便不凈使勁又排不出,那么有時候這樣患者會一天去好幾次廁所,甚至七八次廁所啊,嚴重影響了這個患者......
  • 那么第一個呢,就是長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做到飲食不宜過飽,適當?shù)目責熆鼐?,這個飲食習慣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吃飯要慢啊,在臨床上見到一個患者,他明顯感覺吃飯稍微一快,那么這個癥狀就容易出現(xiàn),容易出現(xiàn)打嗝啊,反酸、燒心,這些癥狀就會加重......
  • 第一種啊,中醫(yī)叫做痰熱內阻型,這一類患者一般都是陽盛的體質,平時飲食啊也比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來者不拒,受這樣因素影響呢,時間長了以后啊,經(jīng)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產(chǎn)生炎癥,最終會形成萎縮性胃炎,找我們看病的時候,......
  • 鑒于我們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議大家去做一下這個胃鏡腸鏡的檢查,那么你不要說相信某一個人摸一個脈,就告訴你,你胃里面長息肉了,一定要通過胃鏡來確認,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風捉影,就是用藥調理了,那么比如說這個糜爛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