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火針療法

    火針療法是我國醫(yī)家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中積累起來的寶貴醫(yī)療經驗之一,具有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療效卓著、適應癥廣的特點,受到廣大民眾歡迎。在整理和研究祖國醫(yī)學遺產的過程中,應系統(tǒng)地對火針的刺法和適應癥進行總結提高,使之發(fā)揚光大。

    刺法:用特制的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白熾,點刺患處和穴位,燒一次,點一臡。根據病情每天點刺一次或一周點刺2~3次,每次可刺1~10臡左右。病久病重者可多針刺一個時期。

    根據穴位的不同,可直刺、斜刺。有重要臟器、大血管的部位需避開。有一種療效較明顯、同時也較為安全的刺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拈住針柄使成60°左右斜度,在選定的部位上密密地、反復地急速淺刺10臡左右。

    行針的手勢務求輕便靈活,一般每刺一臡,只要針尖略點皮膚,即可提起,速度可達每秒鐘2~3刺。不必過重過慢。

    火針療法的適應癥:

    1、關節(jié)怕冷、酸痛無力及中風后遺癥,針患處或循經取穴針刺。

    2、腰背酸痛,針脊背,尤應多針腰部(但切不可過深,針尖略點皮膚,即應提起)。

    3、風寒咳嗽,針華佗夾脊及兩肩胛下部,尤應多針肺俞、胃俞、脾俞穴。勿深刺之。

    4、腿足濕毒紅腫,針患處。(將成潰瘍或已成潰瘍者局部暫勿行針,可針遠道穴。)

    5、心腹冷痛,針痛處。

    6、風寒頭痛、眉棱骨痛,針痛處。

    7、腿彎及小腹與大腿窩牽引作痛、腿足腫痛甚至惡寒發(fā)熱者(一名“行瘍”)針痛處,尤應多針牽引疼痛之處。

    8、縮窄性拇指腱鞘炎,針壓痛點及指根部。

    9、其它適應癥如去痣、去疣等,可據醫(yī)者經驗行之。

    針后反應及處理:

    1、風寒濕病,針時針尖有粘連感,針后在針處起小微粒,1日后可自行消失。

    2、寒病針后在針處出現(xiàn)小紅點,1~2日后即可消失。

    3、濕毒病針后針處可能發(fā)癢,不要搔抓,1日后可消失。

    4、一般不會感染化膿,倘若感染化膿者不必驚慌,酌情清創(chuàng),即可在短期內痊愈。

更多中藥材
  • 它分三種吧,一種是潰瘍性結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還有一種呢,腸鏡經常打出這樣的報告的,慢性結腸炎,結腸炎癥改變,結腸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腫啊,甚至有一點點滲血了,重的呢可能會有糜爛,這個就是結腸炎在腸鏡下的表現(xiàn)。對于患者來講呢,一般患者......
  • 就是這個濕啊,主要是從我們脾胃來的啊,因為中醫(yī)講究脾胃是來運化水濕的,脾胃的功能減弱啊,也就是脾胃氣虛了,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就會導致這個水濕之氣在人體內積聚,積聚以后成為這個濕邪,我們一般就叫做寒濕。濕邪呢分為寒濕,也分為這個濕熱,就這兩......
  • 在我們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實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導致我們的胃腸功能紊亂患者也特別多,這個失眠的癥狀包括我們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包括胃脹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悶吶,這些癥狀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這個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所以說我們的中醫(yī)就講究辨證治療......
  • 在我們脾胃病科有脾胃癥狀的病人比較多,也有許多患者有腰疼。到我們脾胃病科來看病的時候呢,他往往沒有注意這個腰痛,我們在問診的時候呢,就要注意,因為這個脾啊和腎呢,一個是先天之本,一個是后天之本。所以說這個腰痛啊,跟我們的胃痛,跟我們的胃脹,......
  • 我們在臨床上呢,常見的問題歸結一點就是兩個字代謝。往往患者會說我現(xiàn)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說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點費勁了。這個費勁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條變細啊。上廁所待的時間比較長,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覺這事特別不正常,是否問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