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玉米的六大神奇功效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能。據考證,玉米原產于南美洲,約在16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種玉米。目前,我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很大,種類有黃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雜玉米等,是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qū)及其他旱谷地區(qū)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后制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

    玉米可以延緩衰老

    中醫(y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于延緩衰老。

    預防心腦血管疾?。?/p>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現(xiàn)代研究證實,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xié)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玉米可以明目:

    玉米含有類黃酮,對視網膜黃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玉米能防癌、抗衰老。

    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當硒與維生素e聯(lián)合作用時,能防止十多種癌瘤,尤其是最常見的乳腺癌和直腸癌,另外,硒還可以調節(jié)甲狀腺的工作,防止白內障的發(fā)生;鎂一方面能抑制癌細胞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能加強腸壁蠕動,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它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

    玉米須還有美容、減肥功能。

    因為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還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防止皮膚出現(xiàn)皺紋;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有利于減肥。膨化后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饑餓感,但含熱量卻很低,是減肥食品之一。

    調節(jié)荷爾蒙:

    玉米中富含的維生素e可通過生殖腺增加荷爾蒙的分泌,改善性能力,預防小產。

    健腦:

    玉米中含有的谷氨酸還有一定的健腦功能。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道玉米菜肴——松仁玉米:

    原料:玉米,松仁,紅菜椒,蔥末,白糖,鹽。

    做法:紅菜椒去籽洗凈,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須,剝下玉米粒。大火將平底煎鍋燒熱,撒入生松仁,調小火焙干。要用鍋鏟經常翻炒,使松仁滾動,顏色均勻。當焙至松仁全部為金黃色時,盛出攤在大盤中晾涼。煮鍋中放水,大火燒沸,將玉米粒放入,調中火煮5分鐘,然后取出瀝干水分。大火燒熱炒鍋,倒入油,待油溫升至六成熱時,先放蔥末煸香,隨后再放入玉米粒和紅菜椒片,調入適量鹽和白糖翻炒片刻。沿鍋邊加入約1湯匙(15毫升)清水,再蓋上鍋蓋燜3分鐘。打開鍋蓋,加入松仁,大火翻炒均勻即可。

    玉米食療小偏方:

    玉米須飲:玉米須30克洗凈,加水500克,小火煮30分鐘,靜置片刻,濾取汁液,加白糖適量飲用。可利尿消腫、退黃、降壓。水腫、高血壓、慢性腎炎患者可作為食療飲料。

更多中藥材
  • 補氣養(yǎng)血已經成為了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話題,這是因為補氣養(yǎng)血看起來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補氣養(yǎng)血卻對于女性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在調理血氣不足這個方面最有發(fā)言權的應該就是我們的中醫(yī)了,因為中醫(yī)對于這個問題已經......
  • 對于喜愛奇珍異寶的人士來說冬蟲夏草這種藥材寶貴無比,因為冬蟲夏草能夠幫助人們解決身體的疾病問題,而且效果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人們在特殊情況下也會不惜一切來食用冬蟲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擔心冬蟲夏草的藥性太強,會引起上火,那么,冬蟲夏草吃了上火嗎......
  • 很多的朋友平時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藥的時候喜歡一次性煮出好多來,然后用專業(yè)的塑封袋進行包裝以后儲存,然后平時在喝的時候,取出一份進行加熱,這樣會節(jié)約很多的時間,但是中藥材長時間的存放以后,它的藥效可能會有所下降,并且還可能會出現(xiàn)有霉變的可能......
  • 鐵莧菜,是鄉(xiāng)下田間地頭常出現(xiàn)的一種植物,很多農村人常把它當做下飯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卻不知道鐵莧菜也是一種很好的藥物,鐵莧菜:別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等,屬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黃麻素,人們對它褒貶不一 ,很多人對它產生抗拒和厭惡,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對它認識不夠全面,麻黃素是麻黃(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堿,在古代中國醫(yī)學的《傷寒論》中巳作為生草藥用于治療,1887年由長井長義進行了結晶分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