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老年性聾與血膽固醇增高關(guān)系的調(diào)查分析(附140例分析)

    2.檢測、檢查、檢驗標準:

    (1)兩耳平均聽閾:是以125~8000Hz個頻率聽閾的平均數(shù)計算的,測試者兩耳平均聽閾<25dB者為聽力正常,>25dB者視為聽力障礙。

    (2)血膽固酵正常值:<240mg/dl(6.24mmol/L)。血膽固醇≥240mg/dl視為血膽固醇增高。

    (3)眼底動脈硬化:視網(wǎng)膜中央動脈迂曲,反光增強,動靜脈比例異常,動靜脈交叉處呈靜脈壓迫現(xiàn)象等為眼底動脈硬化存在。

    3.對照組:

    (1)將被檢測之140例,以血膽固酵240mg/dl為界,分為A、B兩個組:血膽固醇<240mg/dl者,歸入A組為血膽固醇正常組;血膽固醇≥240mg/dl者歸入B組為血膽固酵增高組。

    (2)仍用被檢測之140例,以眼底有無動脈硬化為依據(jù)。分為C、D兩個組,無眼底動脈硬化者為C組;有眼底動脈硬化者為D組。

    結(jié) 果

    見表1,顯示血膽固醇正常與血膽固醇增高組兩耳平均聽閾≥25dB者,分別占本組總?cè)藬?shù)的29.3%及31.0%,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本組實驗結(jié)果與韓耀光等所做的200例分析結(jié)果相符。

    表1血膽固醇正常組與增高組兩耳平均聽閾對照

    組別 例 數(shù)(%)

    ≥25dB <25dB 合計

    A組24(29.3)58(70.7)82

    B組18(31.0)40(69.0)58

    合計42(30.0)98(70.0)140

    表2顯示無眼底動脈硬化組與眼底動脈硬化組兩耳平均聽閾≥25dB,分別占本組總?cè)藬?shù)的20.8%及58.8%,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2無眼底動脈硬化組與眼底動脈硬化組兩耳平均聽閾對照

    組別 例 數(shù)(%)

    ≥25dB <25dB 合計

    A組22(20.8)84(79.2)106

    B組20(58.8)14(41.2)34

    合計42(30.0)98(70.0)140

    討 論

    1.無眼底動脈硬化組與眼底動脈硬化組兩耳平均聽閾有顯著性差異。表2所列實驗數(shù)據(jù),證實了眼底動脈硬化組發(fā)生聽力障礙的比例遠較對照組高。通過本組實驗結(jié)果,筆者認為通過觀察眼底的方法,可以用來估計內(nèi)耳迷路動脈的硬化程度。而迷路動脈硬化引起局部代謝紊亂,促使Corti器毛細胞、螺旋神經(jīng)節(jié)細胞變性,導致聽力障礙。

    2.血膽固醇正常組與血膽固酵增高組兩耳平均聽閾無顯著性差異。血膽固醇增高與眼底動脈硬化不同,它僅是生化指標,不是形態(tài)學上的器質(zhì)性改變。血膽固醇的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血膽固醇增高組內(nèi),每個人除血膽固酵增高這一項相同外,其它因素卻不盡相同,由此可見血膽固酵增高不能準確地反應動脈硬化的存在和程度。

更多中藥材
  • 腎臟之識眾所周知,中醫(yī)學的臟腑并非一個單純的解剖學概念,而是一個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關(guān)概念也因而呈現(xiàn)虛實相兼、過于抽象,且只有放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語境下才能準確理解。在臟腑學說中,腎具有四個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長、發(fā)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納......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遺作及學習《傷寒論》原文,總有不同的收獲。而今整理其注解《傷寒論》的原文時,引起筆者深思的是論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對此一讀而過,未引為重視。但近幾年常思考六經(jīng)類證、方證的六經(jīng)歸類,對不少方證難以認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肌收縮力明顯降低和(或)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排血量顯著、急劇地降低,組織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綜合征。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較常見,急性右心衰竭較少見,常見病因有風心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肺心......
  • 鐘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醫(yī)院張某,男性,65歲。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護送來診?;颊咚赜忻谀蛳到Y(jié)石史,先后在湖南某醫(yī)院歷經(jīng)3次碎石,但結(jié)石未能排出,雙腎仍然積水。刻診:患者臉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語,表情淡漠,時有惡心嘔吐。大......
  • 張男。脈象浮緊,重按細滯,舌苔糙白,口干飲多,脘悶不舒,二便均少,寒熱頭痛,遍體酸疼,是太陽之經(jīng),為風寒所束縛,陽明之腑,有濕濁之蘊蓄也,當用表里兩解之。川羌活一錢,防風一錢,紫蘇一錢,陳枳殼一錢,廣皮一錢,赤茯苓四錢,焙黃菊錢半,絲瓜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