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㈠ 內(nèi)服
1. 送服 指用水或藥引將藥經(jīng)口送入體內(nèi),俗稱吞服。
⑴ 服藥姿勢和飲水量:服用片劑、膠囊劑應(yīng)取立姿且喝足量水。臥床不起的病人宜內(nèi)服藥液。
⑵ 注意服法要點(diǎn):大蜜丸宜掰成小塊吞服。錠劑、丹劑體積大的掰碎服。腸溶片劑必須整粒吞服,不得壓碎。沖劑可沖化后服藥液,也可整粒吞服。液體藥劑宜搖勻后服。止咳、潤喉的藥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掛一薄層更好。
⑶ 為預(yù)防服藥后嘔吐,可先飲生姜汁少許,然后服藥。
2.調(diào)服 用糖水、乳汁或油田 開水將藥調(diào)成糊狀后服用。此法常用于小兒和不能吞咽的病人。
3.含化 將藥含口中,使緩緩溶解,再慢慢咽下。治咽喉病的六神丸等多用此法。
4.燉服 阿膠等膠劑常用開水或黃酒燉化后服。
5.其它 如袋泡茶需開水沖泡后服藥液;午時(shí)茶需水煎服等。
㈡ 外用
1.涂撒患處 外用油膏、藥液可在洗凈患處后涂一薄層;外用散劑可撒一薄層。
2.調(diào)敷患處 外用散劑用適當(dāng)?shù)囊后w(如茶水、白酒、黃酒、醋、香油等)調(diào)成糊狀,敷一厚層于患處,用紗布包扎。
3.吹布患處 用紙卷成直徑約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許藥粉,一端放口中把藥吹入耳內(nèi)、咽喉或牙齦。
4.貼患處 大膏藥微熱烘軟后貼患處;小膏藥、橡膠膏直接貼患處或規(guī)定部位。
5.納入腔道 如將栓劑按醫(yī)囑納入肛門或陰道。納肛門栓時(shí),病人左側(cè)臥位,張口呼吸,松弛括約肌,給藥者戴指套(成人用食指,嬰兒用第4指),將栓劑輕輕推人括約肌上方,病人維持體位約20分鐘方可起床。納陰道栓時(shí),病人仰臥,用食指或器械將栓劑送至陰道治療部位,平臥至少20分鐘,亦可臨睡放人。
6.滴耳 藥液宜先加溫至與體溫相近,患耳清洗后朝上,成人患者外耳拉向后上方(3歲以下小兒拉向后下方),滴藥液于外耳道,維持體位數(shù)分鐘,輕塞紗布或棉花于耳道,以保持鼓室濕潤。當(dāng)填塞物不能再吸收藥液,或已污染時(shí),及時(shí)更換。
7.點(diǎn)眼 眼用散劑可用所附圓頭小玻璃棒先沾涼開水醮取散劑后點(diǎn)入眼大眥角處,如眼瞼有赤爛潰瘍者,先用生理鹽水或溫?zé)崴畬⒛擆柘磧艉笥盟?;眼膏?yīng)用時(shí),掰開下瞼,擠一小條眼膏于下瞼內(nèi),輕拉上瞼蓋住眼膏,同時(shí)放開下瞼,閉目休息10分鐘左右,最好晚上入睡前用,使患處與藥膏有較長的接觸時(shí)間;眼藥水應(yīng)用時(shí),病人平臥或坐位時(shí)頭后仰,先清潔眼瞼、睫毛,滴管靠近眼球(但不能觸及眼瞼、睫毛),在結(jié)合膜囊中央滴人需要藥量,不要滴在角膜上。
㈢ 注射:有皮下、肌肉、靜脈、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藥注射法要求嚴(yán)格使用。沒有條件的患者不宜自己注射用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㈠ 內(nèi)服
1. 送服 指用水或藥引將藥經(jīng)口送入體內(nèi),俗稱吞服。
⑴ 服藥姿勢和飲水量:服用片劑、膠囊劑應(yīng)取立姿且喝足量水。臥床不起的病人宜內(nèi)服藥液。
⑵ 注意服法要點(diǎn):大蜜丸宜掰成小塊吞服。錠劑、丹劑體積大的掰碎服。腸溶片劑必須整粒吞服,不得壓碎。沖劑可沖化后服藥液,也可整粒吞服。液體藥劑宜搖勻后服。止咳、潤喉的藥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掛一薄層更好。
⑶ 為預(yù)防服藥后嘔吐,可先飲生姜汁少許,然后服藥。
2.調(diào)服 用糖水、乳汁或油田 開水將藥調(diào)成糊狀后服用。此法常用于小兒和不能吞咽的病人。
3.含化 將藥含口中,使緩緩溶解,再慢慢咽下。治咽喉病的六神丸等多用此法。
4.燉服 阿膠等膠劑常用開水或黃酒燉化后服。
5.其它 如袋泡茶需開水沖泡后服藥液;午時(shí)茶需水煎服等。
㈡ 外用
1.涂撒患處 外用油膏、藥液可在洗凈患處后涂一薄層;外用散劑可撒一薄層。
2.調(diào)敷患處 外用散劑用適當(dāng)?shù)囊后w(如茶水、白酒、黃酒、醋、香油等)調(diào)成糊狀,敷一厚層于患處,用紗布包扎。
3.吹布患處 用紙卷成直徑約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許藥粉,一端放口中把藥吹入耳內(nèi)、咽喉或牙齦。
4.貼患處 大膏藥微熱烘軟后貼患處;小膏藥、橡膠膏直接貼患處或規(guī)定部位。
5.納入腔道 如將栓劑按醫(yī)囑納入肛門或陰道。納肛門栓時(shí),病人左側(cè)臥位,張口呼吸,松弛括約肌,給藥者戴指套(成人用食指,嬰兒用第4指),將栓劑輕輕推人括約肌上方,病人維持體位約20分鐘方可起床。納陰道栓時(shí),病人仰臥,用食指或器械將栓劑送至陰道治療部位,平臥至少20分鐘,亦可臨睡放人。
6.滴耳 藥液宜先加溫至與體溫相近,患耳清洗后朝上,成人患者外耳拉向后上方(3歲以下小兒拉向后下方),滴藥液于外耳道,維持體位數(shù)分鐘,輕塞紗布或棉花于耳道,以保持鼓室濕潤。當(dāng)填塞物不能再吸收藥液,或已污染時(shí),及時(shí)更換。
7.點(diǎn)眼 眼用散劑可用所附圓頭小玻璃棒先沾涼開水醮取散劑后點(diǎn)入眼大眥角處,如眼瞼有赤爛潰瘍者,先用生理鹽水或溫?zé)崴畬⒛擆柘磧艉笥盟?;眼膏?yīng)用時(shí),掰開下瞼,擠一小條眼膏于下瞼內(nèi),輕拉上瞼蓋住眼膏,同時(shí)放開下瞼,閉目休息10分鐘左右,最好晚上入睡前用,使患處與藥膏有較長的接觸時(shí)間;眼藥水應(yīng)用時(shí),病人平臥或坐位時(shí)頭后仰,先清潔眼瞼、睫毛,滴管靠近眼球(但不能觸及眼瞼、睫毛),在結(jié)合膜囊中央滴人需要藥量,不要滴在角膜上。
㈢ 注射:有皮下、肌肉、靜脈、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藥注射法要求嚴(yán)格使用。沒有條件的患者不宜自己注射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