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煎中藥的沉渣該不該扔
煎得的一碗湯液,其色棕黑,其狀混濁,其味苦澀。放溫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淀物。因藥材飲片本身具一定顏色,煎后藥液呈棕黑色,人們以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對其苦澀味,因為人們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認(rèn)識基礎(chǔ),即“良藥苦口利于病”,故對藥味之苦,并不視為壞事,卻大有苦中有樂的心境。對藥液的混濁之狀,是好是壞,茫然者眾。至于碗底出現(xiàn)的泥糊樣沉淀物,到底是加點水?dāng)嚮煅壑?,還是干脆棄掉,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勿小看,直接關(guān)系藥效。
為了確定對中藥煎得的湯液在碗底所出現(xiàn)的泥糊樣沉淀物是服是棄,現(xiàn)將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個大體介紹,則可能做出正確選擇,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連素等生物堿,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這兩類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在用水煎煮時能夠由中藥飲片中溶出,兩種藥共煎時,各自進(jìn)入水中的黃連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較小的鹽或復(fù)合物,以微細(xì)穎粒狀固體懸浮于煎液中,使煎液變混濁,如果將此煎液放置,則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狀物。有人做過實驗,黃連與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較大,所得湯液,放置澄清,則上清液可以達(dá)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極苦的黃連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樣物中了??梢姡绻麑⒑悬S連和甘草的處方共煎時,所得湯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狀物,若棄之不用,顯然會影響藥效。正確的作法,還是再往泥糊狀沉淀物中加點水,并攪混,將此混濁液再服完,是合適的。中醫(yī)藥學(xué)有很多同時含甘草和黃連的著名方劑,如《傷寒論》中黃連湯(方為黃連、干姜、桂枝、半夏、黨參、甘草、大棗),葛根黃芬黃連湯(方為葛根、黃芩、黃連、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藥湯(方為芍藥、黃芩、當(dāng)歸、檳榔、黃連、大黃、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湯液,放置后碗底出現(xiàn)的泥糊狀物,可以加水?dāng)嚮煸俜?,或者干脆將整碗湯液攪拌后再服,不棄為宜,其它含此二藥共煎所得湯液,均按此法服為宜?/p>
黃連素屬生物堿類化合物,即具堿性,而含生物堿的中藥較多,如烏頭、附子、麻黃、防己、貝母、苦參等,甘草酸屬酸性物質(zhì),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藥亦還有不少,如大黃、烏梅等,當(dāng)一個處方中,有含生物堿類成分的中藥,又有含有機(jī)酸類成分的中藥,這類處方中藥物共同煎煮所得藥液,在服用時,對碗底所出現(xiàn)的泥糊狀物,同樣以再服人為宜,另一方面,生物堿類化合物不僅能與有機(jī)酸尤其大分子有機(jī)酸形成難溶于水的鹽類物質(zhì),并且能與鞣質(zhì)甙類化合物形成難溶于水的復(fù)合物。而含鞣質(zhì)甙類化合物的中 藥,就更多了,雖然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完全闡明哪些藥物間所形成的難溶于水的物質(zhì),是有效還是無效,但為保險起見,即為了確保藥效起見,還是不要將泥糊狀物棄掉,盡可能服人為宜。
對于中藥煎得的湯液,雖然古代醫(yī)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產(chǎn)生水中難溶解的物質(zhì),或者說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產(chǎn)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臨床實踐中,卻已注意到,不能輕易除去所產(chǎn)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辦法,其中就有藥液過濾。目的就是讓沉淀物進(jìn)入藥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僅用一層粗紗布或網(wǎng)布過濾??傊?,喝中藥湯劑,雖然較混濁,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圖好看、好服而將中藥湯液輕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為好。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煎中藥的沉渣該不該扔
煎得的一碗湯液,其色棕黑,其狀混濁,其味苦澀。放溫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淀物。因藥材飲片本身具一定顏色,煎后藥液呈棕黑色,人們以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對其苦澀味,因為人們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認(rèn)識基礎(chǔ),即“良藥苦口利于病”,故對藥味之苦,并不視為壞事,卻大有苦中有樂的心境。對藥液的混濁之狀,是好是壞,茫然者眾。至于碗底出現(xiàn)的泥糊樣沉淀物,到底是加點水?dāng)嚮煅壑?,還是干脆棄掉,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勿小看,直接關(guān)系藥效。
為了確定對中藥煎得的湯液在碗底所出現(xiàn)的泥糊樣沉淀物是服是棄,現(xiàn)將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個大體介紹,則可能做出正確選擇,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連素等生物堿,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這兩類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在用水煎煮時能夠由中藥飲片中溶出,兩種藥共煎時,各自進(jìn)入水中的黃連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較小的鹽或復(fù)合物,以微細(xì)穎粒狀固體懸浮于煎液中,使煎液變混濁,如果將此煎液放置,則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狀物。有人做過實驗,黃連與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較大,所得湯液,放置澄清,則上清液可以達(dá)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極苦的黃連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樣物中了??梢姡绻麑⒑悬S連和甘草的處方共煎時,所得湯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狀物,若棄之不用,顯然會影響藥效。正確的作法,還是再往泥糊狀沉淀物中加點水,并攪混,將此混濁液再服完,是合適的。中醫(yī)藥學(xué)有很多同時含甘草和黃連的著名方劑,如《傷寒論》中黃連湯(方為黃連、干姜、桂枝、半夏、黨參、甘草、大棗),葛根黃芬黃連湯(方為葛根、黃芩、黃連、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藥湯(方為芍藥、黃芩、當(dāng)歸、檳榔、黃連、大黃、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湯液,放置后碗底出現(xiàn)的泥糊狀物,可以加水?dāng)嚮煸俜?,或者干脆將整碗湯液攪拌后再服,不棄為宜,其它含此二藥共煎所得湯液,均按此法服為宜?/p>
黃連素屬生物堿類化合物,即具堿性,而含生物堿的中藥較多,如烏頭、附子、麻黃、防己、貝母、苦參等,甘草酸屬酸性物質(zhì),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藥亦還有不少,如大黃、烏梅等,當(dāng)一個處方中,有含生物堿類成分的中藥,又有含有機(jī)酸類成分的中藥,這類處方中藥物共同煎煮所得藥液,在服用時,對碗底所出現(xiàn)的泥糊狀物,同樣以再服人為宜,另一方面,生物堿類化合物不僅能與有機(jī)酸尤其大分子有機(jī)酸形成難溶于水的鹽類物質(zhì),并且能與鞣質(zhì)甙類化合物形成難溶于水的復(fù)合物。而含鞣質(zhì)甙類化合物的中 藥,就更多了,雖然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完全闡明哪些藥物間所形成的難溶于水的物質(zhì),是有效還是無效,但為保險起見,即為了確保藥效起見,還是不要將泥糊狀物棄掉,盡可能服人為宜。
對于中藥煎得的湯液,雖然古代醫(yī)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產(chǎn)生水中難溶解的物質(zhì),或者說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產(chǎn)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臨床實踐中,卻已注意到,不能輕易除去所產(chǎn)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辦法,其中就有藥液過濾。目的就是讓沉淀物進(jìn)入藥液,供服用。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僅用一層粗紗布或網(wǎng)布過濾??傊?,喝中藥湯劑,雖然較混濁,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圖好看、好服而將中藥湯液輕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物全喝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