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長期以來,中藥的不良反應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盲點。有的人甚至認為有病吃中藥可以治病,沒病吃中藥可以強身健體。為此,專家提醒說,“中藥無不良反應”是認識誤區(qū),近幾年關于中藥不良反應的報告不斷增多。
2006年天津市共報告藥品不良反應2323例,比上年增加2.56倍,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227例。其中,抗生素、中藥引起的不良反應仍然位居不良反應報告前兩位。天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4%的人誤認為只有一部分藥存在不良反應,尤其是對于中藥的不良反應是不少人的盲點。
天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主任宋立剛表示,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有時也會對人體產生一些毒副作用,這就是藥品不良反應現象。任何藥品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中藥引發(fā)不良反應主要與人們認為“中藥無不良反應”的傳統(tǒng)觀念誤區(qū)有關。其實中藥的安全性問題很復雜,一些中草藥會引起腎毒性與肝損害、過敏性休克、全身抽搐等嚴重的副作用,有些中藥與其他藥品還會有強烈的相互作用。另外還有一些中草藥上有大量細菌及有害物質,如汞、鉛等重金屬物質,使用不當極易引起中毒。
據了解,國際上目前對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說明應詳細到什么程度,還沒有十分具體的規(guī)定。一些生產企業(yè)為了擴大銷售量,就利用公眾相信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認識誤區(qū),在宣傳中和說明書上過分強調其藥效,而對這些中藥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提得很少甚至不提。
為此專家提醒說,任何藥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即使是非處方藥,它的使用安全也是相對而言的。因此要合理使用中藥。自行購買服用時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避免使用不當或濫用引發(fā)不良反應,并要盡量避免聯用藥物,藥物品種越多,毒副作用越嚴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長期以來,中藥的不良反應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盲點。有的人甚至認為有病吃中藥可以治病,沒病吃中藥可以強身健體。為此,專家提醒說,“中藥無不良反應”是認識誤區(qū),近幾年關于中藥不良反應的報告不斷增多。
2006年天津市共報告藥品不良反應2323例,比上年增加2.56倍,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227例。其中,抗生素、中藥引起的不良反應仍然位居不良反應報告前兩位。天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4%的人誤認為只有一部分藥存在不良反應,尤其是對于中藥的不良反應是不少人的盲點。
天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主任宋立剛表示,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有時也會對人體產生一些毒副作用,這就是藥品不良反應現象。任何藥品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中藥引發(fā)不良反應主要與人們認為“中藥無不良反應”的傳統(tǒng)觀念誤區(qū)有關。其實中藥的安全性問題很復雜,一些中草藥會引起腎毒性與肝損害、過敏性休克、全身抽搐等嚴重的副作用,有些中藥與其他藥品還會有強烈的相互作用。另外還有一些中草藥上有大量細菌及有害物質,如汞、鉛等重金屬物質,使用不當極易引起中毒。
據了解,國際上目前對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說明應詳細到什么程度,還沒有十分具體的規(guī)定。一些生產企業(yè)為了擴大銷售量,就利用公眾相信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認識誤區(qū),在宣傳中和說明書上過分強調其藥效,而對這些中藥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提得很少甚至不提。
為此專家提醒說,任何藥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即使是非處方藥,它的使用安全也是相對而言的。因此要合理使用中藥。自行購買服用時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避免使用不當或濫用引發(fā)不良反應,并要盡量避免聯用藥物,藥物品種越多,毒副作用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