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尋常疣

    尋常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起的表皮腫瘤,中醫(yī)稱“千日瘡”,俗稱“刺瘊”、“瘊子”等。

    [臨床表現]

    1.初起為針尖大的丘疹,漸漸擴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圓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顯,質堅硬,呈灰黃、污黃或污褐色。

    2.好發(fā)于手指、手背、足緣等處。

    3.數目不等,初起多為一個,以后可發(fā)展為數個到數十個。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壓痛。

    4.病程慢性,部分可自愈。

    5.跖疣是發(fā)生于足底的尋常疣。由于局部壓迫、摩擦,表面形成黃色胼胝狀,如以小刀削去此層,即可見白色軟刺狀疣體,表面常有散在小黑點。

    6、發(fā)生在甲緣者,可破壞指甲生長。

    7、特殊類型:(1)絲狀疣:好發(fā)于眼瞼、頸、頦部等處,多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出;(2)指狀疣:發(fā)生一簇參差不齊的多個指狀突起,尖端為角質樣棘刺,數目多少不等,常發(fā)于頭皮,也可發(fā)于面部、趾間。

    [診斷]

    1.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

    2.跖疣應與雞眼鑒別。后者多見于足緣、足趾或足底壓迫處,有圓錐形角質栓,疣體中央呈輪狀角質中心核,壓痛較跖疣更明顯。

    現代醫(yī)學治療常采用冷凍,激光,外科切除,放射療法,免疫療法等。但容易反復。

    發(fā)病機理是由風邪搏于肌肉而變化。也有認為肝主筋,肝失血養(yǎng),肝氣外發(fā),而生疣贅?;蛞蚋问s養(yǎng),失其藏血之功,導致血枯升燥。筋氣外發(fā)于肌膚,復遭風毒之邪相乘,而致血瘀,肌膚不潤而生苦筋箭。

    [臨床療效]臨床治療130例,痊愈115例,好轉15例。

更多中藥材
  • 我們正常的是肝腎氣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時候,氣血虧虛,肝腎虧虛的話,就肝脈不足,會導致這個肝經有淤堵的情況,就脾氣比較大,就這個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壞。......
  • 一、帶氣睡覺。中醫(yī)認為,過度生氣會導致體內氣血紊亂,造成氣機淤積,身體氣血一旦失調,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睡前心情要盡量保持平和。二、懶覺。中醫(yī)認為久臥傷肝,尤其早上是陽氣生發(fā)的時候,這個時候睡懶覺對健康是不利的。三、飯后立即睡覺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