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冠心病的老人,應該適當運動,可以幫助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還可穩(wěn)定血壓。但是要注意選擇適宜的運動時間。
首先,冠心病老人運動要避開“高峰期”,將運動時間安排在下午或晚上。“高峰期”是指上午6時~9時,該時段為冠心病的高發(fā)期,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既沒喝水又沒活動,血液在血管里變的濃稠,血流速度過于緩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
另外研究表明在上午6時~9時,由于人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交感神經興奮意味著心率會加快,血壓會增高),從而引起心肌細胞活動的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所以這樣的老人,最好將鍛煉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做些簡單的活動,如慢走、慢跑、打太極拳等。而且最好與家人或朋友結伴而行,這樣可以互相照顧,保證安全。
另外,吃飯過飽也是老年冠心病人要避免的導火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許多的心腦血管病突發(fā)者是在飽餐后發(fā)生的,這與許多因素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的血管極其豐富,進食后,因消化與吸收的需要,心臟必須輸出大量血液供給胃腸。這樣一來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又使心臟自身的血液循環(huán)處于相對缺血狀態(tài),同時還可引起胃-冠狀反射,使冠狀動脈收縮,血供減少,心肌進一步缺血,提高冠心病突發(fā)的可能。
而且,消化能力本身就很弱的老人,腸胃消化力和心血管循環(huán)機能比同樣患冠心病的中年人要弱很多,所以正餐時吃得過飽對老年冠心病人來說更危險。
此外,老年人饑餓時,也容易出現(xiàn)心慌、頭暈、頭痛、出汗、視力模糊、眼前發(fā)黑、精神抑郁或異常興奮等低血糖反應,這些也會提高冠心病突發(fā)的機會。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餐只吃八分飽,等餓了以后再補充吃一點食物,這樣可以保持胃里總有一些食物,供給身體需要。這種狀態(tài)對老年冠心病人來說是相對最安全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冠心病的老人,應該適當運動,可以幫助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還可穩(wěn)定血壓。但是要注意選擇適宜的運動時間。
首先,冠心病老人運動要避開“高峰期”,將運動時間安排在下午或晚上。“高峰期”是指上午6時~9時,該時段為冠心病的高發(fā)期,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既沒喝水又沒活動,血液在血管里變的濃稠,血流速度過于緩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
另外研究表明在上午6時~9時,由于人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交感神經興奮意味著心率會加快,血壓會增高),從而引起心肌細胞活動的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所以這樣的老人,最好將鍛煉安排在下午或晚上,做些簡單的活動,如慢走、慢跑、打太極拳等。而且最好與家人或朋友結伴而行,這樣可以互相照顧,保證安全。
另外,吃飯過飽也是老年冠心病人要避免的導火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許多的心腦血管病突發(fā)者是在飽餐后發(fā)生的,這與許多因素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的血管極其豐富,進食后,因消化與吸收的需要,心臟必須輸出大量血液供給胃腸。這樣一來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又使心臟自身的血液循環(huán)處于相對缺血狀態(tài),同時還可引起胃-冠狀反射,使冠狀動脈收縮,血供減少,心肌進一步缺血,提高冠心病突發(fā)的可能。
而且,消化能力本身就很弱的老人,腸胃消化力和心血管循環(huán)機能比同樣患冠心病的中年人要弱很多,所以正餐時吃得過飽對老年冠心病人來說更危險。
此外,老年人饑餓時,也容易出現(xiàn)心慌、頭暈、頭痛、出汗、視力模糊、眼前發(fā)黑、精神抑郁或異常興奮等低血糖反應,這些也會提高冠心病突發(fā)的機會。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餐只吃八分飽,等餓了以后再補充吃一點食物,這樣可以保持胃里總有一些食物,供給身體需要。這種狀態(tài)對老年冠心病人來說是相對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