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由美國逆轉(zhuǎn)錄病毒學與人類健康基金會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主辦的第14屆逆轉(zhuǎn)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大會(CROI)不久前在美國召開,會議公布了很多關(guān)于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感染藥物的最新研發(fā)進展。
新給藥方案能提高免疫力
一項正在進行的評估兩種給藥方案的24周中期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一線治療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時,由去羥肌苷(dida-nose)、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Efavirenz(Sustiva)組成的每天一次的給藥方案(以下稱為I方案),可以提供與拉米夫定/齊多夫定(Zid-ovudine,Combivir)和Efavirenz給藥方案(以下稱為II方案)
相同的抗病毒效果,并且能夠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耐藥性。該研究選錄了369例基線水平為平均HIV-1病毒負荷5log10拷貝/毫升、平均CD4+細胞計數(shù)210/毫米3的患者隨機用Ⅰ方案(186例)或Ⅱ方案治療。其中有23%的為女性患者,19%的患者處于疾病控制中的C期。研究的主要終點為48周時患者HIV-1RNA水平<50拷貝/毫升。
治療24周后,Ⅰ方案組中有71%的患者HIV-1RNA水平<50拷貝/毫升,Ⅱ方案組達到此水平的患者比例數(shù)為65.9%;在此時間點兩組中HIV-1RNA水平<400拷貝/毫升的患者比例相應的分別為77.8%和72.7%。研究結(jié)果顯示,盡管兩種治療方案的病毒抑制作用相似,但Ⅰ方案組比Ⅱ方案組的CD4+細胞計數(shù)改善明顯(分別為+128細胞數(shù)/微升對+110細胞數(shù)/微升),并且因不良事件而中斷研究的患者比例也相對較低(5.9%對12%)。
NRTI縮減給藥方案可預防皮下脂肪萎縮
在一線治療HIV-1感染時,對于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縮減給藥方案能否預防皮下脂肪萎縮先前沒有進行過評估,也沒有將其與NRTI、蛋白酶抑制劑和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等方案做過代謝結(jié)果比較。一項Ⅲ期試驗在753例未接受過治療的HIV-1感染患者中對此進行了比較?;颊唠S機開標使用Lopinavir加Efavi-renz、Lopinavir加兩種NRTI或Efavirenz加兩種NRTI。NRTI包括拉米夫定與齊多夫定、Stavudine或Tenofovir Disoproxil富馬酸鹽?;€時,患者的平均HIV-1病毒負荷為5log10拷貝/毫升,平均CD4+細胞計數(shù)為182/毫米3;患者的隨訪時間平均112周。NRTI縮減方案組(Lopinavir加Efavirenz)以及Tenofovir Disoproxil富馬酸鹽組,皮下脂肪萎縮的發(fā)生率最低,分別為8%和10%。
這項研究顯示,Lopinavir加Efavirenz的NRTI縮減方案組的HDL、非HDL和總膽固醇水平都明顯高于含有Lopinavir或Efavirenz的兩種NRTI方案組。Lopinavir組的甘油三酯水平也明顯高于Efavirenz組,但膽固醇水平的變化沒有顯著性差異;然而,當與兩種NRTI聯(lián)合使用時,Lopinavir組的皮下脂肪萎縮發(fā)生率明顯低于Efavirenz組。
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可減少皮下脂肪萎縮
據(jù)一項在155例未接受過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過的HIV-1感染患者中進行的研究,與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和Efavirenz比較,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明顯且獨立地與外周皮下脂肪萎縮減少有關(guān)。
在這項研究中,患者先接受Lopinavir/利托那韋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引導治療24~48周,然后隨機接受96周的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104例)或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
Lopinavir/利托那韋組和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的雙能X射線吸收(DEXA)測定的平均軀干脂肪(分別為9.3千克和8.3千克)或四肢脂肪(分別為8.2千克和7.4千克)在基線時沒有差異。脂肪萎縮的定義是四肢脂肪的減少大于20%,而脂肪肥大的定義為軀干脂肪的增加超過20%。
經(jīng)過96周的隨機治療后,組間差距很明顯。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組觀察到四肢脂肪與基線時有明顯變化;軀干脂肪與基線的變化兩組相近。接受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脂肪萎縮的比例明顯低于接受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者,分別為5%和34%。兩組中出現(xiàn)脂肪肥大的患者比例相同;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中有16%的患者出現(xiàn)脂肪萎縮和脂肪肥大,Lopinavir/利托那韋組中則為零。
除Lopinavir/利托那韋組平均比基線增加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外,兩組的脂肪和代謝參數(shù)距基線的變化都相近。CD4+細胞記數(shù)低的患者似乎更容易增加四肢脂肪;然而,修正基線CD4+細胞記數(shù)后,觀察到的兩組間四肢脂肪變化的差異仍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esamorelin可減輕脂肪營養(yǎng)不良
Tesamorelin(TH9507)(采用其治療以下稱為Ⅲ方案)是一種生長激素釋放因子類似物,正在被開發(fā)用于治療各種代謝性疾病,包括HIV相關(guān)的脂肪營養(yǎng)不良。相當比例的HIV感染人群在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之后,都有內(nèi)臟脂肪組織增加。它被認為是一種心血管風險因子,目前尚無批準的治療藥物。過去的階段性研究顯示,用Ⅲ方案治療能減少內(nèi)臟脂肪的同時還保存皮下脂肪組織。
一項隨機、雙盲的多中心試驗評估了Ⅲ方案對412例HIV相關(guān)腹部脂肪堆積患者的療效,顯示Ⅲ方案特別減少內(nèi)臟脂肪組織,同時還改善脂代謝;研究還顯示Ⅲ方案耐受性良好,能成為此類患者的一個新治療選擇。
試驗選錄接受穩(wěn)定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有明顯腹部脂肪堆積的HIV感染患者,接受皮下注射Ⅲ方案2毫克(275例)或安慰劑治療,每天一次,共26周。腹部脂肪堆積被定義為男性的腰圍≥95厘米和腰臀比≥0.94,女性的腰圍≥94厘米和腰臀比≥0.88?;€時,患者平均年齡為48歲,平均腰圍為104厘米,腰臀比為1.1;86%的患者為男性,19%患2型糖尿病或葡萄糖不能耐受。主要終點是內(nèi)臟脂肪組織與基線相比的變化比例,通過腹部CT加以確定。次要終點包括甘油三酯的水平、膽固醇與HDL的比例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與安慰劑相比,26周時,Ⅲ方案組明顯減少(與基線相比)內(nèi)臟脂肪組織和軀干脂肪,但皮下脂肪和四肢脂肪的減少不明顯。用Ⅲ方案治療能改善脂代謝,明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和膽固醇與HDL的比例;平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增加在生理范圍內(nèi)。
兩個治療組間的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率沒有明顯差異。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關(guān)節(jié)痛。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由美國逆轉(zhuǎn)錄病毒學與人類健康基金會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主辦的第14屆逆轉(zhuǎn)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大會(CROI)不久前在美國召開,會議公布了很多關(guān)于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感染藥物的最新研發(fā)進展。
新給藥方案能提高免疫力
一項正在進行的評估兩種給藥方案的24周中期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一線治療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時,由去羥肌苷(dida-nose)、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Efavirenz(Sustiva)組成的每天一次的給藥方案(以下稱為I方案),可以提供與拉米夫定/齊多夫定(Zid-ovudine,Combivir)和Efavirenz給藥方案(以下稱為II方案)
相同的抗病毒效果,并且能夠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耐藥性。該研究選錄了369例基線水平為平均HIV-1病毒負荷5log10拷貝/毫升、平均CD4+細胞計數(shù)210/毫米3的患者隨機用Ⅰ方案(186例)或Ⅱ方案治療。其中有23%的為女性患者,19%的患者處于疾病控制中的C期。研究的主要終點為48周時患者HIV-1RNA水平<50拷貝/毫升。
治療24周后,Ⅰ方案組中有71%的患者HIV-1RNA水平<50拷貝/毫升,Ⅱ方案組達到此水平的患者比例數(shù)為65.9%;在此時間點兩組中HIV-1RNA水平<400拷貝/毫升的患者比例相應的分別為77.8%和72.7%。研究結(jié)果顯示,盡管兩種治療方案的病毒抑制作用相似,但Ⅰ方案組比Ⅱ方案組的CD4+細胞計數(shù)改善明顯(分別為+128細胞數(shù)/微升對+110細胞數(shù)/微升),并且因不良事件而中斷研究的患者比例也相對較低(5.9%對12%)。
NRTI縮減給藥方案可預防皮下脂肪萎縮
在一線治療HIV-1感染時,對于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縮減給藥方案能否預防皮下脂肪萎縮先前沒有進行過評估,也沒有將其與NRTI、蛋白酶抑制劑和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等方案做過代謝結(jié)果比較。一項Ⅲ期試驗在753例未接受過治療的HIV-1感染患者中對此進行了比較?;颊唠S機開標使用Lopinavir加Efavi-renz、Lopinavir加兩種NRTI或Efavirenz加兩種NRTI。NRTI包括拉米夫定與齊多夫定、Stavudine或Tenofovir Disoproxil富馬酸鹽?;€時,患者的平均HIV-1病毒負荷為5log10拷貝/毫升,平均CD4+細胞計數(shù)為182/毫米3;患者的隨訪時間平均112周。NRTI縮減方案組(Lopinavir加Efavirenz)以及Tenofovir Disoproxil富馬酸鹽組,皮下脂肪萎縮的發(fā)生率最低,分別為8%和10%。
這項研究顯示,Lopinavir加Efavirenz的NRTI縮減方案組的HDL、非HDL和總膽固醇水平都明顯高于含有Lopinavir或Efavirenz的兩種NRTI方案組。Lopinavir組的甘油三酯水平也明顯高于Efavirenz組,但膽固醇水平的變化沒有顯著性差異;然而,當與兩種NRTI聯(lián)合使用時,Lopinavir組的皮下脂肪萎縮發(fā)生率明顯低于Efavirenz組。
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可減少皮下脂肪萎縮
據(jù)一項在155例未接受過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過的HIV-1感染患者中進行的研究,與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和Efavirenz比較,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明顯且獨立地與外周皮下脂肪萎縮減少有關(guān)。
在這項研究中,患者先接受Lopinavir/利托那韋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引導治療24~48周,然后隨機接受96周的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104例)或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
Lopinavir/利托那韋組和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的雙能X射線吸收(DEXA)測定的平均軀干脂肪(分別為9.3千克和8.3千克)或四肢脂肪(分別為8.2千克和7.4千克)在基線時沒有差異。脂肪萎縮的定義是四肢脂肪的減少大于20%,而脂肪肥大的定義為軀干脂肪的增加超過20%。
經(jīng)過96周的隨機治療后,組間差距很明顯。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組觀察到四肢脂肪與基線時有明顯變化;軀干脂肪與基線的變化兩組相近。接受Lopinavir/利托那韋單藥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脂肪萎縮的比例明顯低于接受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者,分別為5%和34%。兩組中出現(xiàn)脂肪肥大的患者比例相同;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中有16%的患者出現(xiàn)脂肪萎縮和脂肪肥大,Lopinavir/利托那韋組中則為零。
除Lopinavir/利托那韋組平均比基線增加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Efavirenz加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組外,兩組的脂肪和代謝參數(shù)距基線的變化都相近。CD4+細胞記數(shù)低的患者似乎更容易增加四肢脂肪;然而,修正基線CD4+細胞記數(shù)后,觀察到的兩組間四肢脂肪變化的差異仍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esamorelin可減輕脂肪營養(yǎng)不良
Tesamorelin(TH9507)(采用其治療以下稱為Ⅲ方案)是一種生長激素釋放因子類似物,正在被開發(fā)用于治療各種代謝性疾病,包括HIV相關(guān)的脂肪營養(yǎng)不良。相當比例的HIV感染人群在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之后,都有內(nèi)臟脂肪組織增加。它被認為是一種心血管風險因子,目前尚無批準的治療藥物。過去的階段性研究顯示,用Ⅲ方案治療能減少內(nèi)臟脂肪的同時還保存皮下脂肪組織。
一項隨機、雙盲的多中心試驗評估了Ⅲ方案對412例HIV相關(guān)腹部脂肪堆積患者的療效,顯示Ⅲ方案特別減少內(nèi)臟脂肪組織,同時還改善脂代謝;研究還顯示Ⅲ方案耐受性良好,能成為此類患者的一個新治療選擇。
試驗選錄接受穩(wěn)定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有明顯腹部脂肪堆積的HIV感染患者,接受皮下注射Ⅲ方案2毫克(275例)或安慰劑治療,每天一次,共26周。腹部脂肪堆積被定義為男性的腰圍≥95厘米和腰臀比≥0.94,女性的腰圍≥94厘米和腰臀比≥0.88?;€時,患者平均年齡為48歲,平均腰圍為104厘米,腰臀比為1.1;86%的患者為男性,19%患2型糖尿病或葡萄糖不能耐受。主要終點是內(nèi)臟脂肪組織與基線相比的變化比例,通過腹部CT加以確定。次要終點包括甘油三酯的水平、膽固醇與HDL的比例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與安慰劑相比,26周時,Ⅲ方案組明顯減少(與基線相比)內(nèi)臟脂肪組織和軀干脂肪,但皮下脂肪和四肢脂肪的減少不明顯。用Ⅲ方案治療能改善脂代謝,明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和膽固醇與HDL的比例;平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增加在生理范圍內(nèi)。
兩個治療組間的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率沒有明顯差異。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頭痛、關(guān)節(ji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