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夏季防皮炎

    夏季,持續(xù)的高溫和悶熱的天氣,使在各大醫(yī)院就診的皮炎患者日益增多。因此,專家們提醒,在夏季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做好自我保護,防止皮炎的“騷擾”。

    皮炎是夏季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多見于30歲以上的青年人,尤其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作業(yè)的人,女性又多于男性。氣溫高,濕度大,皮膚出汗以及個人皮膚素質是發(fā)病的主要因素。

    皮炎在廣東及南方其他省份較多見?,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皮疹對稱而不規(guī)則,好發(fā)于頸部、四肢,特別是小腿脛前的皮膚。皮疹有針頭至粟粒大小。密集的紅斑、丘疹和丘皰疹,呈對稱分布,患者自覺瘙癢和灼熱感。由于劇烈的搔抓,常引起抓痕、血痂和色素沉著。夏季皮炎的病情輕重與氣溫和濕度有密切的關系:氣溫越高,濕度越大,持續(xù)天數(shù)越長,病情越嚴重;當天氣變涼后,皮膚損害會很快消退而痊愈。但是,來年可再發(fā)。

    為了皮膚的健康,夏季應當做好一些預防措施:一是加強室內的通風散熱,使周圍環(huán)境不過于潮濕,溫度不太高;二是經(jīng)常保護皮膚清潔、干燥;三是不宜穿緊身、透氣性差的衣褲;四是從空調房內到外部高溫環(huán)境時,最好能使皮膚對溫度變化有一定的適應過程,以免溫差太大,而刺激皮膚產生皮炎。

    對于已經(jīng)患上皮炎的患者,應注意避免使用熱水和肥皂水;避免搔抓,防止繼發(fā)感染;患處常用清水沖洗,用毛巾擦干后,可涂上清涼止癢劑和薄荷酒精溶液,或大黃冰片酒精溶液、含有地塞米松的止癢劑以及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的霜劑。

    另外,還可選擇清熱、解毒、利濕的中藥。如內服方:青蒿15克(后下),藿香12克,佩蘭12克,地骨皮30克,大青葉30克,蒲公英30克,黃柏10克,苦參15克,苡仁30克,六一散10克。水煎服。外服方:銀花、荊芥、薄荷、地榆、甘草各15~30克,煎水外洗。

更多中藥材
  • 姜,也被稱為生姜,姜,有獨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它可以使各種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幾片姜或放一點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話說:米飯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們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
  •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燥濕藥。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熱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稱為三黃,因為它們都姓黃,但經(jīng)過仔細研究,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中醫(yī)......
  • 枸杞應干燥、通風,避免高溫,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補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到治療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過黃過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觀鮮紅,但對人體有害,購買時應注意不要簡單地注意......
  • 山藥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虛勞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療脾胃不足和腎氣不足。但有濕熱實邪者(如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黃膩等)不宜多服;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干結者不宜食用;山藥淀粉酶不耐高熱,不宜長時間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藥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對于高血壓患者,試著按摩穴位來幫助降壓。以下是三個降壓效果好的穴位。百會穴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功效?,F(xiàn)代研究表明,按摩百會穴可以調節(jié)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