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萱草嫩苗

    《中藥大辭典》:萱草嫩苗拼音注音Xuān Cǎo Nèn Miáo出處

    《日華子本草》

    來(lái)源

    為百合科植物萱草、黃花萱草小萱草嫩苗。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萱草根"條。

    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肺二經(jīng)。"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性味

    ①《救荒本草》:"葉味甘。"

    ②《綱目》:"甘,涼,無(wú)毒。"

    功能主治

    利濕熱,寬胸,消食。治胸膈煩熱,黃疸,小便赤澀。

    ①《日華子本草》:"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

    ②《本草圖經(jīng)》:"利胸膈。"

    ③《綱目》:"消食,利濕熱。"

    ④《嶺南采藥錄》:"搗爛敷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鮮者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萱草嫩苗拼音注音Xuān Cǎo Nèn Miáo英文名seedling of Small Yellow Daylily, seedling of Yellow Daylily, seedling of Orange Daylily出處

    出自《日華子本草》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黃花菜、黃花菜、小黃花菜的嫩苗。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Hemerocallis fulva (L.)L. 2.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Hemerocallisflava (L.) L.] 3.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4.Hemerocallis minor Mill.

    采收和儲(chǔ)藏:春季采收,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 2.北黃花菜生于海拔500-2300m的草甸、濕草地、荒坡或灌叢下。 3.小黃花菜生于沼澤地、濕地、林蔭旁。

    資源分布:1.北黃花菜分布于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等地。 3.小黃花菜分布于東北、河北、江蘇、江西、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

    1.葉基生,排成兩列;葉片條形,長(zhǎng)40-80cm,寬1.5-3.5cm,下面呈龍骨狀突起?;ㄝ愦謮?,高60-80cm;蝎尾狀聚傘花序復(fù)組成圓錐狀,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橘紅色至橘黃色,無(wú)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長(zhǎng)7-12cm,下部2-3cm合生成花被管;外輪花被裂片3,長(zhǎng)圓狀披針形,寬1.2-1.8cm,具平行脈,內(nèi)輪裂片3,長(zhǎng)圓形,寬達(dá)2.5cm,具分枝的脈,中部具褐紅色的色帶,邊緣波狀皺褶,盛開(kāi)的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彎,比花被裂短;花柱伸出,上彎,比雄蕊長(zhǎng)。蒴果長(zhǎng)圓形?;?、果期為5-7月。 2.北黃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長(zhǎng)達(dá)25-30cm,有膨大的塊狀部分,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葉線形,長(zhǎng)40-60cm,寬12-18mm。花莖高出葉面,先端少分枝;花4-9朵,疏生成圓錐狀;花被淡黃色,下部管狀,長(zhǎng)1.5-2.5cm,上部鐘狀6裂,裂片長(zhǎng)約8cm,內(nèi)輪3片,較外輪3片稍寬,寬1.5cm,脈紋不分枝,亦不接合。蒴果長(zhǎng)約2cm,直徑約1.5cm?;ㄆ?-8月。 3.黃花菜 參見(jiàn)“金針菜”條。 4.小黃花菜 多年生草本,高35-60cm。根叢生,細(xì)長(zhǎng)圓柱形,列膨大部分。葉線形,長(zhǎng)約45cm,寬5-10mm?;ㄇo與葉面等高或略高;花1-3朵,淡黃色,有香氣,下部筒狀,上部漏斗狀,裂片6,內(nèi)輪裂片較外輪為寬,脈紋網(wǎng)結(jié)狀;花序幾科不分枝。蒴果長(zhǎng)3-4.5cm。花期6-8月。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主胸膈煩熱;黃疸;小便短亦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鮮者,15-30g。外用:適量,搗敷。

    臨床應(yīng)用

    1.《日華子本草》: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

    2.《本草圖經(jīng)》:利腦隔。

    3.《綱目》:消食,利濕熱。

    4.《嶺南采藥錄》:搗爛敷跌打瘀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扁藤拼音注音Biǎn Ténɡ別名腰帶藤、羊帶風(fēng)(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扁骨風(fēng)(《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來(lái)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藤莖及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密林下,纏......
  • 《中藥大辭典》: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來(lái)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葉。功能主治治下肢潰瘍。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英文名leaf o......
  • 拼音注音Biǎn Dòu別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藥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shù)豆(《......
  • 《中藥大辭典》:扁豆葉拼音注音Biǎn Dòu Yè出處《別錄》來(lái)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瘜W(xué)成分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胡蘿卜素含量豐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辛甜,性平,有小毒?!肮δ苤髦沃瓮聻a轉(zhuǎn)筋,瘡毒,跌打創(chuàng)傷。......
  • 《中藥大辭典》: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處《生草藥性備要》來(lái)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瘜W(xué)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種游離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濁。①《滇南本草》:“治大腸下血,痔漏,冷淋?!阿凇渡菟幮詡湟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