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iāo
  • 拼音:qiao
  • 注音:ㄑㄧㄠ
  • 部首筆畫:9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EUQ
  • 五筆98:MEUR
  • 五行:
  • Unicode:U+9AB9
  • 四角號碼:70248
  • 倉頡輸入法:BBYC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āo
  • 骹字筆順
    豎折折捺折豎折橫橫捺橫撇捺撇捺
  • 骹字的組詞
    矛骹 鳴骹 青骹 無骹尊
  • 基本解釋

    qiāo ? ㄑㄧㄠˉ ◎ 脛骨近腳處較細(xì)的部分,亦指腳:“坐石浸兩骹,炎膚起芒粟?!? ◎ 軸狀物體較細(xì)的部分:“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為骹圍。”

  • 漢語字典

    [①][qiāo][《廣韻》口交切,平肴,溪。]“校4”的被通假字。亦作“踍1”。同“髇1”。(1)脛,小腿。(2)脛骨近腳處較細(xì)的部位。亦指手腕或腳腕。(3)肋骨同胸骨和胸椎下部相交處。(4)古代車輻同輪牙相連接的較細(xì)的一端。(5)用以裝矛柄的矛骹。矛體分身、骹二部,開口處較粗下漸細(xì),呈直筒狀的部分稱骹。[②][xiāo]同“髇1”。同“髇”。

    音韻參考

    [廣 韻]:口交切,下平5肴,qiāo,效開二平肴溪[平水韻]:下平三肴[粵 語]:gaau3haa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骨字部】 骹;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49第06【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菊f文】脛也?!緩V韻】脛骨近足細(xì)處?!局芏Y·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爲(wèi)骹圍?!驹]】骹謂近牙者也。言骹以喻其細(xì)。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齊人名手足??爲(wèi)骹?!∮帧緺栄拧め屝蟆狂R四骹皆白驓?!驹]】骹,膝下也?!∮帧緭P(yáng)子·方言】骹謂之銎?!驹]】卽矛刃?!绢惼炕蜃???!∮帧炯崱烤与惹校艚?。又下巧切,音佼。又後敎切,音效。又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又【集韻】虛交切,音哮。與髇同。鳴鏑也??甲C:〔【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齊人名手足掔爲(wèi)骹?!场≈?jǐn)照原文掔改??。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