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ǎn
  • 拼音:jian
  • 注音:ㄐㄧㄢ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HQB
  • 五筆98:THQB
  • 五行:
  • Unicode:U+7B67
  • 四角號碼:88212
  • 倉頡輸入法:HB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ǎn
  • 筧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豎折橫橫橫撇折
  • 基本解釋

    jiǎn ? ㄐㄧㄢˇ ◎ 見“筧”。

  • 漢語字典

    [①][jiǎn][《廣韻》古典切,上銑,見。]“筧1”的繁體字。用對剖并內(nèi)節(jié)貫通的毛竹連續(xù)銜接而成的引水管道。

    音韻參考

    [廣 韻]:古典切,上27銑,jiǎn,山開四上先見[平水韻]:上聲十六銑[粵 語]:gaan2gan2[閩南語]:ke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筧;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885第12【廣韻】古典切【集韻】吉典切,??音繭。以竹通水也?!景拙右住な洝垮X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筧,放水漑田,若諸小筧,非灌田時,??須封閉築塞。其筧之南,舊有闕岸,若水暴漲於石函,南筧洩之,隄防潰也?!∮帧绢惼亢淝小酒!孔x如現(xiàn)。竹名。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