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áo
  • 拼音:yao
  • 注音:ㄧㄠ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QRM
  • 五筆98:YQTB
  • 五行:
  • Unicode:U+8B20
  • 四角號碼:07672
  • 倉頡輸入法:YRBO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áo
  • 謠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撇折捺捺撇橫橫豎折豎
  • 基本解釋

    yáo ? ㄧㄠˊ ◎ 同“謠”。

  • 漢語字典

    [①][yáo]“謡1”的舊字形。

    音韻參考

    [上古音]:宵部喻四母,ji?[廣 韻]:餘昭切,下平4宵,yáo,效開三平宵A以[平水韻]:下平二蕭[粵 語]:jiu4[閩南語]:iau5,io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謠;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176第07【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與?同。謠歌也?!緺栄拧め寴贰客礁柚^之謠?!驹姟の猴L】我歌且謠?!緜鳌壳蠘吩桓?,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jié),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厩皾h·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灸淆R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跉饽鎰t惡言,或有怪謠焉?!∮謿б?。詳諑字註?!∮帧炯崱炕蜃鳘q?!径Y·檀弓】陶斯詠,詠斯猶。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編煿旁]】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秩~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