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ǎn
  • 拼音:dan
  • 注音:ㄉㄢ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2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MOOY
  • 五筆98:MOOY
  • 五行:
  • Unicode:U+8D55
  • 四角號碼:79889
  • 倉頡輸入法:BOF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ǎn
  • 賧字筆順
    豎折撇捺捺撇撇捺捺撇撇捺
  • 賧字的組詞
    賧物 賧稅 賧錢 賧佛 賧罰 賧賨 賧布 輸賧 越賧 責賧 租賧
  • 基本解釋

    (賧) dǎn ?ㄉㄢˇ ◎ 中國古代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以財物贖罪稱“賧”;一說所輸貨物稱“賧”。 ◎ 中國傣語稱用物品奉獻(佛):賧佛。

  • 漢語字典

    [①][tàn][《廣韻》吐濫切,去闞,透。]“賧1”的繁體字。(1)謂古代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以財贖罪。亦指這些民族贖罪的財貨。(2)傣語指以物獻佛。(3)古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對江河的稱呼。地名亦多用此字。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二十八勘[粵 語]:zin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貝字部】 賧;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213第21【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吐濫切,音倓?!居衿啃U夷以財贖罪也。同???!∮帧炯崱俊卷崟??杜覽切,音啖。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