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yu
  • 注音:ㄩˇ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AKK
  • 五筆98:WAKK
  • 五行:
  • Unicode:U+50B4
  • 四角號碼:21216
  • 倉頡輸入法:OSR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傴字筆順
    撇豎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折
  • 基本解釋

    yǔ ? ㄩˇ ◎ 見“傴”。

  • 漢語字典

    [①][yǔ][《廣韻》於武切,上麌,影。]“傴1”的繁體字。(1)曲背;彎腰。(2)指彎曲。(3)迂曲,迂闊。(4)通“嫗”。愛撫;撫育。參見“傴拊”。(5)通“區(qū)”。疆域。參見“傴宇”。

    音韻參考

    [廣 韻]:於武切,上9麌,yǔ,遇合三上虞影[平水韻]:上聲七麌[唐 音]:qio?[國 語]:yǔ[粵 語]:jy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傴;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14第24【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菊f文】僂也?!咀髠鳌ふ哑吣辍恳幻鴥E,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驹]】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净茨献印R俗訓(xùn)】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鬃x若偶,別作??,??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