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fāng
  • 拼音:fang
  • 注音:ㄈㄤ
  • 部首筆畫(huà):4
  • 總筆畫(huà):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YN
  • 五筆98:SYT
  • 五行:
  • Unicode:U+678B
  • 四角號(hào)碼:40927
  • 倉(cāng)頡輸入法:DYH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880
提交資料
  • 枋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āng
  • 枋字筆順
    橫豎撇捺捺橫折撇
  • 枋字的組詞
    八枋 枋材 枋子 枋政 枋榆 枋相 枋司 枋箄 枋國(guó) 枋臣 槽枋 大枋 額枋 函枋 門枋 模枋 木枋 蘇枋 王枋 笑枋 榆枋之見(jiàn) 榆枋
  • 基本解釋

    fāng ?ㄈㄤˉ ◎ 古書(shū)上說(shuō)的一種樹(shù),木材可做車。 ◎ 方柱形木材:枋子(亦指棺材)。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fāng? 〈名〉 (1) 枋樹(shù)。木名 [big tree used for making boats] 枋,枋木也??勺鬈?從木,方聲?!墩f(shuō)文》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肚f子·逍遙游》 (2) 又如:枋榆(枋樹(shù)與榆樹(shù)) (3) 筑堤堰用的大木樁 [stake;pile]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端?jīng)注》 (4) 泛指木棒 [bar]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來(lái),走到柜臺(tái)邊。——譚秀牧《失去的黑金剛》 (5) 兩柱之間起聯(lián)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 [square wood]。如:門枋

  • 漢語(yǔ)字典

    [①][fāng][《廣韻》府良切,平陽(yáng),非。](1)木名。(2)筑堤堰用的大木樁。(3)泛指木棒。(4)兩柱之間起聯(lián)系作用的長(zhǎng)方形木材。[②][fǎng][《集韻》甫妄切,去漾,非。]通“舫1”。[③][bǐng][《集韻》陂病切,去映,幫。]同“柄1”。(1)器物的把子。(2)權(quán)柄。(3)執(zhí)掌。(4)量詞。多用于兵器。

    音韻參考

    [廣 韻]:府良切,下平10陽(yáng),fāng,宕合三平陽(yáng)幫[平水韻]:下平七陽(yáng)[國(guó) 語(yǔ)]:fāng,bìng[粵 語(yǔ)]:fong1[閩南語(yǔ)]:pa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枋; 康熙筆畫(huà):8; 頁(yè)碼:頁(yè)515第02【唐韻】甫良切【集韻】【韻會(huì)】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方?!菊f(shuō)文】木可作車?!竟茏印さ貑T篇】其杞其枋?!∮帧灸戏讲菽緺睢刻K枋木出九眞,南人以之染絳,漬以大庾之水,則色愈深?!∮帧炯崱渴袢艘阅举若~(yú)曰枋。 又【集韻】甫妄切,妨去聲。舟師也?!∮帧炯崱俊卷崟?huì)】??陂病切。與柄同。【周禮·春官】?jī)?nèi)史掌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謂爵、祿、予、奪、生、殺、廢、置也?!∮帧緝x禮·士昏禮】酌醴加?xùn)泼嫒~,受醴面枋?!臼琛繓疲瑬a類。枋,柶柄也?!∮帧菊崱眶?,亦作枋??甲C:〔【揚(yáng)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魚(yú)曰枋?!场≈?jǐn)按方言無(wú)以木偃魚(yú)曰枋之文,查係集韻。謹(jǐn)改揚(yáng)子方言爲(wèi)集韻。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