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苴 jū ? ㄐㄩˉ ◎ 大麻的雌珠,開(kāi)花后能結(jié)果實(shí)。 ◎ 鞋里墊的草。
詳細(xì)字義◎ 苴 jū? 〈名〉 (1) (形聲。從艸,且聲。本義:鞋底的草墊,用以墊鞋底) (2) 同本義 [pad in shoe] 冠雖敝不以苴履?!稘h書》 (3) 青麻的子實(shí) [seed of hemp]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对?shī)·幽風(fēng)·七月》 (4) 結(jié)子的麻,或粗黃麻布 [gunny]。如:苴布(用麻制的粗布);苴服(粗布做的衣服);苴枲(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喪服) (5) 粗劣;粗惡 [coarse]。如:苴服(粗劣的衣服)基本詞義◎ 苴 zū 通“葅”[straw]。如:苴稭(古代祭祀時(shí)用作陳列祭品的草席)
[①][jū][《廣韻》子魚(yú)切,平魚(yú),精。][《廣韻》七余切,平魚(yú),清。][《廣韻》子與切,上語(yǔ),精。](1)鞋中草墊。亦泛指襯墊。(2)麻子。(3)指結(jié)子的大麻。(4)補(bǔ);填塞。(5)包裹。(6)粗劣;粗惡。(7)通“菹”。生草的沼澤。(8)姓?!稘h書·貨殖傳》有平陵苴氏。[②][zhǎ][《集韻》側(cè)下切,上馬,莊。](1)腐土;糟粕。(2)通“柤”。木名。[③][chá][《廣韻》鉏加切,平麻,崇。]浮草;枯草。[④][zū][《集韻》臻魚(yú)切,平魚(yú),莊。]通“葅1”。見(jiàn)“苴4稭”。[⑤][bāo][《集韻》班交切,平爻,幫。]古民族名。巴人的一支。[⑥][xié][《集韻》徐嗟切,平麻,邪。]羊苴咩城,又名苴咩城。古城名。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唐代南詔國(guó)徙都于此,始建城。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云南·大理府》。
[上古音]:魚(yú)部清母,tsia[廣 韻]:七余切,上平9魚(yú),qū,遇開(kāi)三平魚(yú)清[平水韻]:上平六魚(yú)·下平六麻·上聲六語(yǔ)[粵 語(yǔ)]:ze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