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án
  • 拼音:lan
  • 注音:ㄌㄢ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2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UGI
  • 五筆98:TUSL
  • 五行:
  • Unicode:U+7C63
  • 四角號碼:88227
  • 倉頡輸入法:HAN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籣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án
  • 籣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豎折橫橫豎折橫橫橫豎折捺撇橫豎撇捺
  • 籣字的組詞
    負(fù)籣 負(fù)籣
  • 基本解釋

    lán ? ㄌㄢˊ ◎ 古代盛弩箭的器具。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韊 lán? 〈名〉 古代盛弩矢的一種器具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平原君負(fù)籣夫為公子先引?!妒酚洝の汗恿袀鳌?

  • 漢語字典

    [①][lán][《廣韻》落干切,平寒,來。]古代盛弩箭器,可背負(fù)。

    音韻參考

    [廣 韻]:落干切,上平25寒,lán,山開一平寒來[平水韻]:上平十四寒[粵 語]:laan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籣;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905第15【廣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闌。所以盛弩矢,人所負(fù)也。【前漢·韓延壽傳】延壽爲(wèi)東郡,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陣,被甲鞮鞪居馬上,抱弩負(fù)籣?!驹]】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值孛?。【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屋籣縣。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