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uī
  • 拼音:kui
  • 注音:ㄎㄨㄟ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21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WNH
  • 五筆98:MTNH
  • 五行:
  • Unicode:U+5DCB
  • 四角號碼:22127
  • 倉頡輸入法:UHM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巋字拼音(帶聲調)
    kuī
  • 巋字筆順
    豎折豎撇豎折橫折橫豎橫豎橫折橫橫捺折豎折豎
  • 基本解釋

    kuī ? ㄎㄨㄟˉ ◎ 見“巋”。

  • 漢語字典

    [①][kuī][《廣韻》丘追切,平脂,溪。][《廣韻》丘軌切,上旨,溪。]“巋1”的繁體字。(1)小山叢聚羅列。(2)高峻獨立貌。

    音韻參考

    [廣 韻]:丘追切,上平6脂,kuī,止合三平脂B溪[平水韻]:上聲四紙·去聲四寘[國 語]:kuī[粵 語]:kwa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巋;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322第28【廣韻】【集韻】丘追切【韻會】區(qū)韋切,??音蘬?!緺栄拧め屔健啃《\(zhòng),巋?!臼琛垦孕∩蕉\(zhòng)叢萃羅列者名巋?!就跹訅邸旍`光殿賦】巋?穹崇?!驹]】高大貌。 又上聲?!緩V韻】丘誄切【集韻】【韻會】【正韻】苦軌切,??音樻。義同?!∮秩ヂ暋!炯崱壳鹄⑶校羿?。巋然,獨貌?!厩f子·天下篇】巋然有餘。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