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èng
  • 拼音:zheng
  • 注音:ㄓㄥ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8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DBH
  • 五筆98:UDBH
  • 五行:
  • Unicode:U+90D1
  • 四角號碼:87827
  • 倉頡輸入法:XTK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229
提交資料
  • 鄭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èng
  • 鄭字筆順
    捺撇橫橫撇捺折豎
  • 鄭字的組詞
    阿鄭之化 邴鄭 二鄭 繁鄭 放鄭 富鄭公 服鄭 關馬鄭白 后鄭 賈馬許鄭 賈馬服鄭 孔鄭 流鄭 馬鄭 毛鄭 蒙牛鄭重承諾 南鄭幼兒園兇殺案 南鄭 疋鄭 匹鄭 滕屠鄭酤 魏鄭 先鄭 許鄭 雅鄭 嚴鄭 鄭州站初二停運 鄭國 鄭和寶船 鄭奏 鄭莊驛 鄭莊好客 鄭州梨 鄭州 鄭重其事 鄭重其辭 鄭重 鄭昭宋聾 鄭櫻桃 鄭音 鄭驛 鄭義 鄭學 鄭玄家婢 鄭燮 鄭校人 鄭鄉(xiāng) 鄭俠圖 鄭儛 鄭舞
  • 與鄭相關的成語
    鄭人買履 鄭重其事 鄭重其辭 鄭昭宋聾 鄭人實履 鄭人爭年
  • 基本解釋

    (鄭) zhèng ?ㄓㄥˋ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鄭人買履(諷喻那些只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鄭 zhèng? 〈名〉 (1) (形聲。從邑,奠聲。從邑,與地名、邦域有關。本義:周代諸侯國名,姬姓) (2) 同本義 [Zheng state] 鄭,京兆縣, 周厲王子 友所封。從邑,奠聲。 宗周之滅, 鄭徙 繒洧之上,今 新鄭是也?!墩f文》 至于南鄭。——《穆天子傳》。此舊鄭也。 鄭穆公使視客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3) 周西都畿內(nèi)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陜西華縣境。其后犬戎殺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于東都,武公遷居東都畿內(nèi),都新鄭,即春秋之鄭國。戰(zhàn)國時為韓所滅。又如:鄭聲(鄭國音樂);鄭風(《詩》十五國風之一);鄭國渠(古代關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4) 原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國的民間音樂,后與所謂雅樂對舉,指與雅樂相背的“淫邪之音” [wanton music] 改華服以就紫,變雅音而入鄭。——《惟皇誡德賦》 (5) 又如:鄭音(本指春秋時鄭國的音樂,后多指俗樂) (6) 姓詞性變化 鄭 zhèng? 〈形〉 (1) 鄭重;慎重 [solemn] 鄭,重也。——《廣雅》 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稘h書·王莽傳》 (2) 又如:鄭重其事(對某件事持慎重、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

  • 漢語字典

    [①][zhèng][《廣韻》直正切,去勁,澄。]“鄭1”的繁體字。(1)古國名。春秋國名。姬姓。本周西都畿內(nèi)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陜西華縣西北。(2)古國名。隋末,王世充自立為王,國號鄭,都洛陽,后為唐所滅。(3)指春秋鄭國民間歌樂。(4)引申為淫靡。(5)見“鄭重”。(6)姓。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二十四敬[粵 語]:zeng6[閩南語]:teN7,tiN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鄭;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271第1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國名?!踞屆苦?,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nèi)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帜相崳h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nèi),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tǒng)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腹珰{,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帧緩V韻】鄭重,殷勤之意?!厩皾h·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中铡!炯崱苦崪缬陧n,子孫因以國爲氏。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