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ēi
  • 拼音:bei
  • 注音:ㄅㄟ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LCX
  • 五筆98:ALCX
  • 五行:
  • Unicode:U+85E3
  • 四角號碼:44212
  • 倉頡輸入法:TWL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藣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ēi
  • 藣字筆順
    橫豎豎豎折豎豎橫折捺豎折橫橫撇折撇折
  • 基本解釋

    bēi ? ㄅㄟˉ ◎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 古代跳舞者所執(zhí)的牛尾。 ◎ 古代懸鐘磬架柱的飾物。

  • 漢語字典

    [①][bēi][《廣韻》彼為切,平支,幫。](1)同“芭”。草名。(2)古代舞者手執(zhí)的牛尾。(3)古代懸鐘磐架柱的飾物。

    音韻參考

    [廣 韻]:彼爲(wèi)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B幫[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be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藣;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065第45【唐韻】彼爲(wèi)切【韻會】班糜切【正韻】逋眉切,??音陂?!菊f文】草也。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部靡切,音被。義??同?!∮直肆x切,音賁。筍??飾?!緺栄拧め屍鳌快钢^之藣?!臼琛快概N?,一名藣,舞者所執(zhí)也?! 炯崱炕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