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HWY
  • 五筆98:THWY
  • 五行:
  • Unicode:U+81EE
  • 四角號碼:26832
  • 倉頡輸入法:HUOO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臮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臮字筆順
    撇豎折橫橫橫撇豎撇捺撇捺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古同“暨”(a.與,及。b.至,到)。

  • 漢語字典

    [①][jì][《廣韻》其冀切,去至,羣。]“曁1”的新字形。亦作“臮1”。亦作“蔇1”。(1)日微現(xiàn)于地平線上。(2)至;到。(3)果毅貌。參見“暨暨”。(4)見“市暨”。(5)連詞。與;及;和。(6)古地名。[②][jì][《廣韻》居豙切,去未,見。][《廣韻》居乞切,入迄,見。][《廣韻》居乙切,入質(zhì),見。]“曁2”的新字形。姓。三國吳有暨艷。見《三國志·吳志·張溫傳》。參閱《通志·氏族五》。

    音韻參考

    [廣 韻]:其冀切,去6至,jì,止開三去脂B群[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ke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自字部】 臮;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00第23【玉篇】古文暨字?!菊f文】衆(zhòng)辭與也。引虞書舜典,臮咎繇。【韻會】《今文尚書》作暨。及也?!臼酚洝は谋居洝??珠臮魚。【註】古暨字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