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á
  • 拼音:cha
  • 注音:ㄔㄚ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FPTA
  • 五筆98:FPTA
  • 五行:
  • Unicode:U+579E
  • 四角號碼:43114
  • 倉頡輸入法:GJH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828
提交資料
  • 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á
  • 垞字筆順
    橫豎橫捺捺折撇橫折
  • 垞字的組詞
    竹垞
  • 基本解釋

    chá ?ㄔㄚˊ ◎ 小丘:“輕舟南垞去。北垞渺難即”。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chá? 〈名〉 (1) (形聲。從土,宅聲。本義:小土山) (2) 同本義 [small mound] (3) 古地名 [Cha]。在今江蘇省徐州市境

  • 漢語字典

    [①][chá][《廣韻》直加切,平麻,澄。]土丘。

    音韻參考

    [唐 音]:*djh?k[國 語]:chá[粵 語]:caa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垞; 康熙筆畫:9; 頁碼:頁228第11【集韻】直加切。同??。小丘名。【揚(yáng)子·方言】兗人呼實城中曰姹?!∮值孛?。垞城,在徐州北?!据浀刂尽繄摚裴試?。城西南有嵩侯廟?!鸢础队衿饭盼恼??,王維詩有南??北??,註入聲,俗讀若茶,疑卽一字譌分。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