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NTT
  • 五筆98:SNTT
  • 五行:
  • Unicode:U+67F2
  • 四角號碼:43904
  • 倉頡輸入法:DP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柲字筆順
    橫豎撇捺捺折捺撇捺
  • 柲字的組詞
    竹柲
  • 基本解釋

    bì ? ㄅㄧˋ ◎ 兵器的柄;亦泛指器物的柄:“戈柲六尺有六寸?!? ◎ 弓檠,綁在弓里保護(hù)弓的竹片:“弓矢之新沽功……有柲?!? ◎ 刺。 ◎ 偶。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名〉 (1) 柄。多指兵器的柄 [handle] 柲,柄也。——《廣雅》 命王命剝圭以為鏚柲?!蹲髠鳌ふ压辍? 戈柲六尺有六寸?!吨芏Y·考工記·廬人》。鄭玄注:“柲,猶柄也。” (2) 弓檠。綁在弓里保護(hù)弓的竹片 [bamboo strip]

  • 漢語字典

    [①][bí][《廣韻》兵媚切,去至,幫。][《廣韻》鄙密切,入質(zhì),幫。](1)柄。多指兵器的柄。(2)弓檠。多用竹制,形狀與弓同。當(dāng)弓不用時(shí),縛于弓里,以防弓受損。(3)刺。(4)見“柲邱”。

    音韻參考

    [廣 韻]:兵媚切,去6至,bì,止開三去脂B幫[平水韻]:去聲四寘[國 語]:bì[粵 語]:be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柲; 康熙筆畫:9; 頁碼:頁521第01【唐韻】【韻會】??兵媚切,音祕。柲攢也。【廣韻】戟柄。【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咀髠鳌ふ哑吣辍烤趺鼊児缫誀?wèi)鏚柲?!∮珠岩病!緝x禮·旣夕記】有柲。註弓檠也。【詩·秦風(fēng)】竹閉緄縢。作閉?!∮帧緩V雅】丘上有木曰柲丘?!∮帧咎祈崱??吉切,音必。又【集韻】薄必切【正韻】薄密切,??音弼。義??同?;蜃縻G。 又毗必切,音邲。偶也?!∮帧緩V韻】鄙密切,音筆。柄也。 又【廣韻】蒲結(jié)切,音蹩。支柄??甲C:〔【周禮·冬官考工記】弓檠曰柲?!场≈?jǐn)按考工記無弓檠曰柲之文,今改儀禮旣夕記有柲。註弓檠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