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ào
  • 拼音:shao
  • 注音:ㄕㄠ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VKBH
  • 五筆98:VKBH
  • 五行:
  • Unicode:U+90B5
  • 四角號碼:17627
  • 倉頡輸入法:SR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816
提交資料
  • 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ào
  • 邵字筆順
    折撇豎折橫折豎
  • 邵字的組詞
    方邵 湖南邵陽沉船事故 邵氏棄兒 邵伯綠菱 邵逸夫獎 邵陽市 邵生 邵圃 邵平園 邵平田 邵平圃 邵平瓜 邵南 邵侯瓜 邵侯 邵瓜 邵公紙 邵父 邵杜 邵伯訟棠 邵伯樹 邵伯 深邵 懿邵 周邵
  • 與邵相關(guān)的成語
    年高德邵
  • 基本解釋

    shào ? ㄕㄠˋ ◎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西省垣曲縣。 ◎ 姓。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Shào 〈名〉 (1) 古地名 [Shao county] 邵,晉邑也?!墩f文》 戌郫邵?!蹲髠鳌は骞辍? (2) 春秋晉邑。在今河南省濟(jì)源縣西,山西省垣曲縣東。后魏改為邵郡,后周改為邵州 (3) 古州名 [Shao prefecture]。相當(dāng)于今福建省邵武縣等地 (4) 古郡名 [Shao district]。即邵陵郡,相當(dāng)于今湖南省邵陽市及新邵、邵陽等縣地 (5) 水名 [Shao river]。邵水發(fā)源龍山。西流會桐江、檀江,在湖南省寶慶縣東注入資水 (6) 姓(《漢書》作“召”)

  • 漢語字典

    [①][shào][《廣韻》寔照切,去笑,禪。](1)古地名。周初召伯采邑。故地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南。周東遷后,在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參見“邵南”。(2)古地名。春秋晉邑。(3)通“劭”。美好。(4)姓。

    音韻參考

    [廣 韻]:寔照切,去35笑,shào,效開三去宵A常[平水韻]:去聲十八嘯[粵 語]:siu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邵;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70第02【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咀髠鳌は宥辍魁R侯伐晉,戍郫、邵?!驹]】晉邑。 又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臼酚洝ぐ灼饌鳌侩m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稚哿?,地名?!臼酚洝で乇炯o(jì)】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咀髠鳌べ宜哪辍孔髡倭辍! 菊滞ā繌囊卣?,爲(wèi)邑,爲(wèi)姓。從卪者訓(xùn)勸勉,又訓(xùn)高也。俗多譌混。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