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ān
  • 拼音:yan
  • 注音:ㄧㄢ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GHGO
  • 五筆98:GHGO
  • 五行:
  • Unicode:U+7109
  • 四角號碼:10327
  • 倉頡輸入法:MYL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2169
提交資料
  • 焉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ān
  • 焉字筆順
    橫豎橫豎橫橫折捺捺捺捺
  • 焉字的組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惻焉 蟬焉 嗒焉 割雞焉用牛刀 割雞焉用牛刀 忽焉 狡焉思肆 狡焉思啟 狡焉思逞 介焉 眷焉 喟焉 輪焉奐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飄焉 闕焉 颯焉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殺雞焉用牛刀 少焉 烏焉成馬 烏焉 習焉弗察 習焉不覺 習焉不察 下焉者 恤焉 焉支 焉烏 焉提 焉酸 焉耆一龜茲語 焉耆明屋 焉耆 焉廼 焉乃 焉逢 焉耳 焉爾 厭焉 異焉 有子存焉 語焉不詳 于焉 于是焉 斬焉
  • 與焉相關(guān)的成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割雞焉用牛刀 輪焉奐焉 惄焉如搗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殺雞焉用牛刀 心不在焉 語焉不詳 擇焉不精 終焉之志 罪莫大焉
  • 基本解釋

    yān ?ㄧㄢˉ ◎ 與介詞“于”加代詞“是”相當:心不在焉。不復出焉。 ◎ 乃,才: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文言疑問詞,怎么,哪兒:且焉置土石? ◎ 文言助詞:又何戚焉。

    英文翻譯

    here   how   why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yā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2) 鳥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啤?黃滔《唐城客夢》 (3) 通“顏”( yán)。額 [forehead]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盾髯印し窍唷贰8吆嘣?“焉,蓋顏之借字。”詞性變化 yān? 〈代〉 (1) 表示指示,相當于“之” [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2) 又如:心不在焉 (3) 哪里或那里 [where] 且焉置土石?!读凶印珕枴?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里,指南海。)——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4) 什么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5) 怎么 [which] 食其祿,焉避其難?——《三國志》 (6) 兼有介詞“于”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于“于是”、“于此” [so] 二陵焉?!蹲髠鳌べ夜辍? 不擇事而問焉?!濉?劉開《問說》 伏焉?!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 yān? 〈副〉 (1)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jié)論。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 于是,就,乃,則 [then]。表示兩件事或數(shù)個事接連發(fā)生 始皇巡 隴西、 北地,出 雞頭山,過 回中,焉作信宮 渭南。——《史記》 (3) 又如:焉始乘舟 ◎ yān? 于是 [then]。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漢語中多與“乃”連用 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出入,一日行萬里?!读凶印? ◎ yān? 〈助〉 (1) 表示結(jié)構(gòu),用于前置的賓語之后,相當于“之”,“是” [be] 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秶Z》 (2) 后綴,表示狀態(tài),用于形容詞、副詞之后,相當于“然”、“樣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稌で厥摹? ◎ yān? (1) 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相當于“啊” [ho]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記》 (2) 用于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shù)士,六藝從此缺焉?!妒酚洝? (3) 用于句尾,表示疑問,相當于“乎”、“嗎”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詩·唐風》 (4) 用于句尾,表示感嘆,相當于“呢”、“啊” 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史記》

  • 漢語字典

    [①][yān][《廣韻》於乾切,平仙,影。][《廣韻》有乾切,平仙,云。][《廣韻》謁言切,平元,影。](1)鳥名。(2)疑問代詞。相當于“怎么”、“哪里”。(3)疑問代詞。相當于“什么”。(4)兼有介詞加代詞的功能,相當于介詞“於”加代詞“此”或“是”。(5)代詞。相當于“之”、“此”。(6)介詞。相當于“於”。(7)助詞。相當于“之”、“是”。用于前置賓語之后。(8)連詞。表示承接。相當于“則”、“于是”。(9)語氣詞。表示停頓。用于句尾。(10)語氣詞。表示停頓。用于分句末或句中。(11)詞尾。用于形容詞或副詞之后。

    音韻參考

    [上古音]:元部闕母,ian[廣 韻]:謁言切,上平22元,yān,山開三平元影[平水韻]:下平一先[粵 語]:jin1jin4[閩南語]:i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焉;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672第21【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嫣?!菊f文】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廣韻】鳥雜色。【禽經(jīng)】黃鳳謂之焉?!∮帧居衿堪惨?,疑也?!緩V韻】何也?!驹姟ばo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帧臼酚洝v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稚矫??!臼酚洝ば倥珎鳌窟^焉支山?!∮謬??!厩皾h·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帧咎祈崱坑星小炯崱俊卷崟坑闰小菊崱恳娜磺?,??音?。【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疽住だへ浴繝懫湎佑跓o陽也,故稱龍焉。 又【廣韻】語助。【詩·邶風】已焉哉。又【鄘風】終焉允臧?!∮帧净茨献印r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驹]】焉,猶於也?!∮帧菊崱垦又校粢?。【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fā)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墩滞ā吩疲褐芏Y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jù),今仍之。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音蔫?!緩V韻】安也。又不言也。 又葉於堇切。【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咀x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nèi)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韻會因之。今從玉篇、廣韻讀嫣。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