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QOU
  • 五筆98:AQOU
  • 五行:
  • Unicode:U+7081
  • 四角號(hào)碼:10331
  • 倉頡輸入法:MU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炁字筆順
    橫折撇折捺捺捺捺
  • 炁字的組詞
    貴炁 鬼炁 空炁 煉炁 生炁 邃炁 五炁朝元 五炁 邪炁 行炁 真炁
  • 基本解釋

    qì ? ㄑㄧˋ ◎ 古同“氣”。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qì? 〈名〉 同“氣” [same as“氣”] 始炁為大道于日中,是為“孝仙王”?!毒劳ㄑ浴?

  • 漢語字典

    [①][qì][《廣韻》去既切,去未,溪。]“氣1”的古字。亦作“1”。道教多以指人的元?dú)狻?/p>

    音韻參考

    [廣 韻]:去旣切,去8未,qì,止開三去微溪[粵 語]:he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炁; 康熙筆畫:8; 頁碼:頁666第27【廣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同氣。詳氣部氣字註?!娟P(guān)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萬物。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