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uán,xún
  • 拼音:xun
  • 注音:ㄏㄨㄢˊ,ㄒㄩㄣˊ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QJBH
  • 五筆98:QJBH
  • 五行:
  • Unicode:U+90C7
  • 四角號碼:27627
  • 倉頡輸入法:PA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983
提交資料
  • 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uán,xún
  • 郇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橫折豎
  • 郇字的組詞
    郇瑕 郇庖 郇箋 郇國廚 郇公五云體 郇公廚 郇廚
  • 基本解釋

    xún ? ㄒㄩㄣˊ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Huán 〈名〉 (1) 姓 郇,姓。出絳州?!稄V韻》 (2) 另見 xún?基本詞義 Xún 〈名〉 (1) 周朝國名 [Xun state]。姬姓。周文王子封于此。春秋時為晉地。在今山西臨猗縣南 (2) 姓 (3) 另見 huán?

  • 漢語字典

    [①][xún][《廣韻》相倫切,平諄,心。](1)古國名。周文王之子封于此,春秋屬晉。魯桓公五年,為曲沃所滅。故址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2)姓。漢代有郇越。見《漢書·唐林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真部心母,siuen[廣 韻]:相倫切,上平18諄,xūn,臻合三平諄心[平水韻]:上平十一真[粵 語]:seo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郇;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71第05【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旬。國名?!菊f文】在晉地?!驹姟げ茱L】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帧緩V韻】地名?!咀髠鳌べ叶哪辍繒x師退軍于郇?!驹]】解縣西北有郇城?!∮中?。漢有郇越?!∮帧緩V韻】戸關(guān)切【集韻】胡關(guān)切,??音環(huán)。亦姓也。唐郇模?!就鹞N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huán)?! 炯崱炕蜃??。考證:〔【左傳·僖二十四年】秦師退軍于郇。〕 謹照原文秦師改晉師。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