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ún
  • 拼音:xun
  • 注音:ㄒㄩㄣ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WFO
  • 五筆98:FWFO
  • 五行:
  • Unicode:U+71C5
  • 四角號(hào)碼:49189
  • 倉頡輸入法:GGF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xún
  • 燅字筆順
    橫豎橫撇捺橫豎橫捺撇撇捺捺撇撇捺
  • 基本解釋

    xún ? ㄒㄩㄣˊ ◎ 古同“燖”。

  • 漢語字典

    [①][xún][《廣韻》徐鹽切,平鹽,邪。][《集韻》徐心切,平侵,邪。](1)將祭祀用的肉類放在湯鑊中燙熱。(2)用開水燙后拔去毛。

    音韻參考

    [廣 韻]:徐鹽切,下平24鹽,xián,咸開三平鹽A邪[平水韻]:下平十四鹽[粵 語]:cam4ci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燅;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682第10【玉篇】似廉切,音熸?!菊f文】於湯中爚肉。從炎從熱省?;蜃???!∮帧居衿繙匾?。 又【唐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撏。義同?!緩V韻】同??燖爓???!炯崱炕蜃??燂煔?!∮帧炯崱啃煨那?,音尋?!緝x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驹]】燅,溫也?!炯崱勘咀鳠?。詳燂字註。??字右下從土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