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ì
  • 拼音:shi
  • 注音:ㄕ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FJG
  • 五筆98:SFJG
  • 五行:
  • Unicode:U+67BE
  • 四角號(hào)碼:45930
  • 倉頡輸入法:DQL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ì
  • 枾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撇橫豎豎
  • 基本解釋

    shì ? ㄕˋ ◎ 古同“柿”。

  • 漢語字典

    [①][shì][《廣韻》鉏里切,上止,崇。]木名。后作“柿”。

    音韻參考

    [國 語]:shì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枾; 康熙筆畫:9; 頁碼:頁517第19【唐韻】【韻會(huì)】鉏里切,音士?!菊f文】赤實(shí)果。【禮·內(nèi)則】棗栗榛枾?!距嵲]】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緺栄乓怼繓в衅呓^:一壽,二多隂,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實(shí)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帧炯崱可鲜非小菊崱可霞埱校??音氏。義同?!∮帧咀笏肌嵌假x】平仲君遷?!驹]】君遷,枾之小者。【司馬光·名苑】君遷子似馬奶,卽今牛奶?hào)б病!∮帧菊崱咳ヂ?,時(shí)吏切,音侍。義同。 【集韻】俗作柿,非。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