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é
  • 拼音:jie
  • 注音:ㄐㄧㄝ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JQN
  • 五筆98:SJQN
  • 五行:
  • Unicode:U+696C
  • 四角號(hào)碼:46927
  • 倉頡輸入法:DAP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楬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é
  • 楬字筆順
    橫豎撇捺豎折橫橫撇折撇捺折
  • 楬字的組詞
    禿楬 置楬
  • 基本解釋

    jiē ? ㄐㄧㄝˉ ◎ 同“揭”。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jié 〈名〉 (1) 作標(biāo)記用的小木樁 [marking stake] 楬,楬桀也。從木,曷聲?!墩f文》 物有標(biāo)榜皆謂之楬。——《封氏見聞?dòng)洝? 若有死于道路者,則令埋而置楬焉?!吨芏Y·蠟氏》 楬著其姓名。——《漢書·尹賞傳》 (2) 又如:楬木(作標(biāo)記用的小木樁);楬著(用小木樁指示)詞性變化 jié 〈動(dòng)〉 (1) 標(biāo)明;揭示 [mark;indicate] 物楬而書之?!吨芏Y·泉府》。司農(nóng)注:“楬著其物也?!? (2) 又如:楬明(標(biāo)明;揭示)

  • 漢語字典

    [①][jié][《廣韻》其謁切,入月,羣。][《廣韻》渠列切,入薛,羣。](1)作標(biāo)記用的小木樁。(2)泛指可作標(biāo)志之物。(3)謂標(biāo)明。[②][qià][《廣韻》枯鎋切,入鎋,溪。]亦作“毼3”。(1)古樂器。即敔。木制,呈伏虎狀,終止樂聲時(shí)擊之。(2)見“楬2豆”。

    音韻參考

    [廣 韻]:其謁切,入10月,jié,山開三入元群[平水韻]:入聲六月·入聲八黠·入聲九屑[國 語]:jié,qià[粵 語]:kit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楬;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541第04【唐韻】【集韻】【韻會(huì)】??其謁切,音揭?!菊f文】楬櫫也?!局芏Y·秋官·職金】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shù)量,楬而璽之?!驹]】旣揭椾書其數(shù)量,又以印封之,有所表識(shí),謂之楬櫫?!∮帧局芏Y·秋官·蠟氏】有死于道路者,令埋而置楬。【顏師古曰】楬,杙也。椓杙于葬處,而書死者姓名也?!∮帧局芏Y·秋官·明竁註】楬頭,書罪法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渠列切,音傑。義同。 又【唐韻】丘瞎切。同??。止樂器?!径Y·樂記】鞉鼓椌楬壎箎。【註疏】椌,柷也。楬,敔也。柷以起樂,敔以止樂?!∮帜径挂??!径Y·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驹]】無異物之飾也。齊人謂無髮爲(wèi)禿楬。 又【淮南子·地形訓(xùn)】淸漳出楬戾,濁漳出發(fā)包?!靖咴]】乞洽切,音恰。楬戾,山名。在上黨。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