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pi
  • 注音:ㄆㄧ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XXN
  • 五筆98:SXXN
  • 五行:
  • Unicode:U+6787
  • 四角號(hào)碼:42910
  • 倉(cāng)頡輸入法:DP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873
提交資料
  • 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枇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折撇折
  • 枇字的組詞
    椒子枇杷 排枇 枇杷門巷 枇杷 枇沐 山枇杷 梳枇 油浸枇杷核 油炒枇杷核 枇杷葉
  • 與枇相關(guān)的成語
    枇杷門巷
  • 基本解釋

    pí ? ㄆㄧˊ ◎ 〔枇杷〕a.常綠喬木,葉大,長(zhǎng)橢圓形,果實(shí)球形,黃色,味甜,葉和核可入藥;b.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pí? 〈名〉 〈動(dòng)〉 (1) 通“匕”。食器 [ancient laddle for rice] 杵以梧,枇以桑,長(zhǎng)三尺。——《禮記·雜記讓》 (2) 通“篦”。用篦子梳發(fā) [comb with fine-toothed comb] 頭不枇沐,體生瘡腫。——《后漢書·濟(jì)北惠王壽傳》

  • 漢語字典

    [①][pí][《廣韻》房脂切,平脂,並。]亦作“枈2”。見“枇杷”。[②][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古代祭祀用的大木匙。喪祭用桑枇,吉祭用棘枇。[③][bì][《廣韻》毗至切,去至,並。](1)櫛,篦子。(2)篦頭。參見“枇3沐”。

    音韻參考

    [廣 韻]:房脂切,上平6脂,pí,止開三平脂A並[平水韻]:上平四支[國(guó) 語]:pí,bǐ,bì[粵 語]:pei4[閩南語]:ki5,p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枇; 康熙筆畫:8; 頁(yè)碼:頁(yè)514第26【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huì)】頻脂切,??音皮。詳杷字註。 又【白居易·山枇杷詩(shī)】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duì)東溪野枇杷。作入聲讀,薄密切,音弼?!∮帧緩V韻】??履切,音匕。與朼同。所以載牲體也。【孔穎達(dá)·雜記疏】從鑊以枇升入於鼎,從鼎以枇載之於俎也?!∮帧緩V韻】毗至切,音俾。細(xì)櫛?!踞屆胯粒约?xì)相比也。 又【集韻】次也。 又【集韻】駢迷切,音鼙。楖木?!∮帧炯崱科郧校襞?。義同。 或作枈。考證:【釋名】枇,其細(xì)相比也?!场≈?jǐn)照原文其改言。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