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iàn
  • 拼音:nian
  • 注音:ㄋㄧㄢ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右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WYN
  • 五筆98:FWYN
  • 五行:
  • Unicode:U+57DD
  • 四角號碼:48132
  • 倉頡輸入法:GOI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729
提交資料
  • 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iàn
  • 埝字筆順
    橫豎橫撇捺捺折捺折捺捺
  • 埝字的組詞
    進(jìn)埝 塘埝 子埝
  • 基本解釋

    niàn ?ㄋㄧㄢˋ ◎ 用土筑成的小堤或副堤,土埂。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niàn? 〈名〉 (1) 田里或淺水里用于擋水的土埂 [a low bank between fields]。如:打埝 (2) 淮北鹽場交貨、換船的地方叫埝 [dock]。也稱為堰。如:太平埝;臨浦埝

  • 漢語字典

    [①][diàn][《廣韻》都念切,去,端。]地面凹陷。[②][niàn](1)河堤。(2)指田里或淺水里擋水的土埂。(3)淮北鹽場交貨、換船之地名“埝”。

    音韻參考

    [廣 韻]:都念切,去56??,diàn,咸開四去添端[國 語]:niàn[粵 語]:nap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埝;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230第15【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菊f文】下也。引春秋傳:墊或作埝?!∮帧緩V韻】奴協(xié)切【集韻】【韻會】諾葉切,??音攝。益也。又陷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