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sa
  • 注音:ㄙㄚˋ
  • 部首筆畫:9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風(fēng)
  • 造字法:
  • 五筆86:UMTJ
  • 五筆98:UWTJ
  • 五行:
  • Unicode:U+98AF
  • 四角號碼:07110
  • 倉頡輸入法:YTHN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颯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颯字筆順
    捺橫捺撇橫撇折撇豎折橫豎橫捺
  • 基本解釋

    sà ? ㄙㄚˋ ◎ 見“颯”。

  • 漢語字典

    [①][sà][《廣韻》蘇合切,入合,心。]“颯1”的繁體字。亦作“1”。(1)象聲詞。風(fēng)聲。(2)迅疾貌。(3)形容迅速而至。(4)大風(fēng)吹物。(5)指風(fēng)微微吹過。(6)拂拭而過。(7)衰敗零亂。(8)忽;頓然。[②][lì][《集韻》力入切,入緝,來。]“颯2”的繁體字。(1)見“颯2飁”。(2)人名用字。漢有朔方太守田颯。見《後漢書·光武帝紀(jì)下》。

    音韻參考

    [廣 韻]:蘇合切,入27合,sa,咸開一入覃心[平水韻]:入聲十五合[粵 語]:saap3[閩南語]:sap4,suh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風(fēng)字部】 颯;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412第17【唐韻】蘇合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合切,??音趿?!菊f文】翔風(fēng)也。 又風(fēng)聲?!舅斡瘛わL(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径鸥Αぴ⑼雀琛克纳蕉囡L(fēng)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溼?!∮炙ワS?!径鸥Αべ绺畷鴳言姟堪资罪S淒其?!踞瘏⒃姟眶W毛颯已蒼?!∮?沓,衆(zhòng)盛貌?!绢佈又ぴ伿吩姟抠f御紛颯沓,鞍馬光照地。 又【集韻】蘇谷切,音速。義同。 又【集韻】【正韻】??力入切,音立?!疚逡艏崱匡S飁,大風(fēng)?!∮帧菊崱咳嗣G皾h有劉颯,後漢有衞颯?! 咀謴⊙a(bǔ)】或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