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NTK
  • 五筆98:YNTK
  • 五行:
  • Unicode:U+5553
  • 四角號碼:38604
  • 倉頡輸入法:IK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啓字筆順
    捺折橫撇撇橫撇捺豎折橫
  • 啓字的組詞
    哀啓 拜啓 辟啓 別啓 創(chuàng)啓 刺啓 打啓發(fā) 牒啓 洞啓 發(fā)蒙啓滯 發(fā)蒙啓蔽 蜂啓 副啓 公啓 關(guān)啓 光前啓后 光啓 賀啓 婚啓 箋啓 開啓 刊啓 款啓 門啓 密啓 墨啓 乾啓 請啓 榮啓期 榮啓 山公啓事 山公啓 上啓 詩啓 尸啓 手啓 書啓 肅啓 天啓 無啓民 夏啓 夏后啓 興啓 牖啓 佑啓 禹啓 元戎啓行 肇啓 昭啓 知啓
  • 基本解釋

    qǐ ? ㄑㄧˇ ◎ 見“啟”。

  • 漢語字典

    [①][qǐ][《廣韻》康禮切,上薺,溪。]“唘1”的今字?!皢?”的今字。亦作“啟1”。亦作“闙1”。(1)開;打開。(2)分開。(3)開拓;開創(chuàng)。(4)通;開通。(5)開導(dǎo);啟發(fā)。(6)指門戶;道橋。參見“啓塞”。(7)古時(shí)指立春、立夏。(8)始;開始。(9)招致;引發(fā)。(10)啟奏;稟告。(11)泛指奏疏,公文,書函。(12)先鋒。(13)引申指先進(jìn)的,前頭的。(14)指軍隊(duì)的左翼。(15)跪;危坐。(16)視。后作“”。(17)馬之一種,稱前右足白者。(18)姓。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溪母,khiei[廣 韻]:康禮切,上11薺,qǐ,蟹開四上齊溪[國 語]:qǐ[粵 語]:ka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啓;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95第17【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棨。【說文】本作啓,教也?!居衿块_發(fā)也?!緯虻洹繂櫭鳌!緜鳌繂櫍_也。又【大甲】啓廸後人?!∮帧緺栄拧め屟浴繂櫍蛞?。【註】跽也?!驹姟ば⊙拧坎诲貑櫶??!緜鳌繂?,跪。處,居也?!∮帧緩V韻】別也。又刻也。 又【詩·小雅】元戎十乗,以先啓行?!驹]】王氏曰:軍前曰啓,後曰殿。先軍行之前者,所謂選鋒也?!∮謫櫴隆!緯x書·山濤傳】濤爲(wèi)吏部尚書,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啓,然後公奏,舉無失才。時(shí)稱山公啓事。 又【字彙】姓也。 又【爾雅·釋畜】前右足白,啓?!驹]】左傳曰啓服?!臼琛空讯拍辏o侯來獻(xiàn)其乗馬,曰啓服。杜預(yù)曰:啓服,馬名是也?!∮帧聚拧坑甓鴷兦缭粏櫋!∮中敲?。【詩·小雅】東有啓明。 又與啟通。詳前啟字註??甲C:〔【爾雅·釋畜】【註】左傳曰,啓服。【疏】昭二十八年,〕 謹(jǐn)照原二十八年改二十九年。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