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áng
  • 拼音:yang
  • 注音:ㄧㄤ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JGR
  • 五筆98:MJGR
  • 五行:
  • Unicode:U+5D35
  • 四角號(hào)碼:26727
  • 倉頡輸入法:UAM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áng
  • 崵字筆順
    豎折豎豎折橫橫橫撇折撇撇
  • 基本解釋

    yáng ? ㄧㄤˊ ◎ 〔首崵〕即“首陽山”。有多處,分別在今中國河北省盧龍縣(今名陽山)、山西省永濟(jì)縣等。

  • 漢語字典

    [①][yáng][《廣韻》與章切,平陽,以。](1)山名。(2)谷名。[②][dàng][《廣韻》徒朗切,上蕩,定。]山名。芒碭山。

    音韻參考

    [廣 韻]:與章切,下平10陽,yáng,宕開三平陽以[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yǎng)[國 語]:yá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崵;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315第22【廣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音陽?!菊f文】崵山,在遼西。一曰嵎夷,崵穀也?!∮质讔ど?,在洛陽?!∮帧緩V韻】徒朗切【集韻】【韻會(huì)】待朗切,??音蕩。義同?! 炯崱炕蜃魇帯Mㄗ鞔X。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