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ái
  • 拼音:tai
  • 注音:ㄊㄞˊ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CKBH
  • 五筆98:CKBH
  • 五行:
  • Unicode:U+90B0
  • 四角號碼:27627
  • 倉頡輸入法:IR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820
提交資料
  • 邰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ái
  • 邰字筆順
    折捺豎折橫折豎
  • 邰字的組詞
    邰棄 邰封 邰妃 有邰
  • 基本解釋

    tái ? ㄊㄞˊ ◎ 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西南。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ái 〈名〉 (1) 古國名 [Tai state] 按,堯封 稷于 邰,而國 姜姓他處,至 武王又封 神農(nóng)后于 焦。 邰在今 陜西乾州武功縣南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 (2) 如:邰棄(即后稷。古代周族始祖。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嫄見上帝足跡而履其拇,懷孕而生) (3) 地名。也作“臺” [Tai town]。在今山東省費縣南 莒人伐我 東鄙,圍 邰?!豆攘簜鳌? (4) 姓

  • 漢語字典

    [①][tái][《廣韻》土來切,平咍,透。]亦作“漦2”。(1)古國名。周始祖后稷至公劉定居于此。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2)同“臺”。古地名。在今山東省費縣東南。(3)姓。后稷封邰,因氏。見《世本》。明有邰茂質(zhì)。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透母,th?[廣 韻]:土來切,上平16咍,tāi,蟹開一平咍透[平水韻]:上平十灰[粵 語]:to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邰;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69第2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土來切,音胎?!菊f文】國名。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帝嚳元妃,邰氏女也,生棄,爲(wèi)后稷,復(fù)封於邰?!驹姟ご笱拧繀u有邰家室。 或作斄。【前漢·郊祀志】后稷封斄。【註】斄,讀如邰。今陝西西安府武功縣五丈原卽其地也?;蛟圾P翔府郿縣亦有五丈原,有斄亭。 又姓。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