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uān
  • 拼音:huan
  • 注音:ㄏㄨㄢ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KKB
  • 五筆98:AKKB
  • 五行:
  • Unicode:U+9144
  • 四角號碼:47227
  • 倉頡輸入法:TG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8216
提交資料
  • 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uān
  • 酄字筆順
    橫豎豎豎折橫豎折橫撇豎捺橫橫橫豎橫折豎
  • 基本解釋

    huān ? ㄏㄨㄢˉ ◎ 中國春秋時魯國城邑名,在今山東省肥城市。

  • 漢語字典

    [①][huān][《廣韻》呼官切,平桓,曉。]古地名。春秋魯邑。在今山東省寧陽縣西北?!墩f文·邑部》“酄”字下引《春秋傳》:“齊人來歸酄?!苯癖尽蹲髠鳌ざü辍纷鳌白挕?。楊伯峻注:“讙在今山東寧陽縣西北三十餘里?!?/p>

    音韻參考

    [廣 韻]:呼官切,上平26桓,huān,山合一平桓曉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酄; 康熙筆畫:25; 頁碼:頁1279第29【唐韻】【集韻】【韻會】??呼官切,音歡?!菊f文】魯下邑?!居衿繚鄙咔鹂h。【正字通】一作讙。【左傳·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之田?!菊f文】引《傳》作酄?!∮帧炯崱框?qū)圓切,音弮。鄕名,在聞喜縣。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