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ǐyi3
  • 拼音:yi
  • 注音:ㄧˇyi3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NTY
  • 五筆98:NTY
  • 五行:
  • Unicode:U+653A
  • 四角號碼:78740
  • 倉頡輸入法:RUO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攺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ǐyi3
  • 攺字筆順
    折橫折撇橫撇捺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ǐ ?ㄧˇ ◎ 〔?(gāi)攺〕古代用以驅(qū)鬼避邪的佩物,用金屬或玉制成。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ǐ][《廣韻》羊己切,上止,以。]義未詳。

    音韻參考

    [廣 韻]:羊己切,上6止,yǐ,止開三上之以[國 語]:yǐ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下】【攴字部】 攺; 康熙筆畫:7; 頁碼:頁468第12【廣韻】詳里切【集韻】養(yǎng)里切,【韻會】羊己切,??音以?!菊f文】???大剛卯,以逐鬼魅也。從攴巳聲。○按《前漢·王莽傳》《後漢·輿服志》俱不言剛卯。又名???,蓋闕載也。徐鉉音古亥切,與攺?fù)簦鞘??!∮帧炯崱肯簖X切,音似。義同?!菊f文】從攴作??。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