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喑 yīn ? ㄧㄣˉ ◎ 啞,不能說(shuō)話:喑啞難言。 ◎ 緘默,不說(shuō)話。
◎ 喑 silent
詳細(xì)字義◎ 喑 yīn? 〈動(dòng)〉 (1) (形聲。從口,音聲。本義:小兒哭泣不止) (2) 同本義 [cry ceaselessly] 喑,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墩f(shuō)文》 (3) 恚怒聲。相當(dāng)于“嗯” [anger] 徐郎見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 太公,主將倒來(lái)取救兵!”——《武王伐紂平話》 (4) 又如:喑啞叱咤(發(fā)怒喝叫聲);喑嗚叱(呵叱怒喝) (5) 緘默不語(yǔ) [keep silent]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wàn)馬齊喑究可哀?!濉?龔自珍《己亥雜詩(shī)》 (6) 又如:喑氣(不吭聲;不說(shuō)話);喑畏(畏懼不敢出言) (7) 因悲傷過(guò)度而哽咽,哭不出聲來(lái) [chock with sobs]。如:喑嗚(悲咽);喑咽(悲傷哽咽)詞性變化 ◎ 喑 瘖 yīn? 〈形〉 (1) 嗓子啞,不能出聲;失音 [mute] 遂稱風(fēng)疾,喑不能言。——《后漢書·袁閎傳》 此譬猶瘖者而使為行人,聾者而使為樂(lè)師。——《墨子》 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聾之指麾也。——《史記》 (2) 又如:喑澀(沙啞干澀)
[①][yīn][《廣韻》於金切,平侵,影。][《廣韻》烏含切,平覃,影。]亦作“噾1”。(1)啞。(2)緘默不言。(3)忍耐;忍受。[②][yìn][《廣韻》於禁切,去沁,影。](1)聲音相應(yīng)和。(2)感嘆詞。(3)見“喑2噁”。[③][yǐn]見“喑3醷”。
[廣 韻]:於金切,下平21侵,yīn,深開三平侵B影[平水韻]: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去聲二十八勘[國(guó) 語(yǔ)]:yīn,yìn[粵 語(yǔ)]:ja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