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zi
  • 注音: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XXU
  • 五筆98:AXXU
  • 五行:
  • Unicode:U+8332
  • 四角號(hào)碼:44732
  • 倉頡輸入法:TVI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茲字筆順
    橫豎豎折折捺折折捺
  • 基本解釋

    zī ? ㄗˉ ◎ 同“茲”。

  • 漢語字典

    [①][zī][《廣韻》子之切,平之,精。]“茊1”的今字。亦作“茲1”。(1)增益,增加。(2)更,更加。(3)年。(4)蓐,草席。(5)鋤。(6)代詞。此,這。(7)今,現(xiàn)在。(8)連詞。則。(9)語氣詞。哉,呀。(10)通“在”。終了。[②][cí][《廣韻》疾之切,平之,從。]“茊2”的今字。亦作“茲2”。(1)通“慈”。慈愛。(2)龜茲的“茲”。龜茲,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精母,tzi?[廣 韻]:疾之切,上平7之,cí,止開三平之從[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ci4zi1[閩南語]:ch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茲;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28第29〔古文〕??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菊f文】草木多益也?!∮帧緺栄拧め屧b】此也?!緯ご笥碇儭磕钇澰谄??!∮州晗??!緺栄拧め屍鳌枯曛^之茲?!竟騻鳌せ甘辍繉儇?fù)茲舍不卽罪爾?!驹]】諸侯有疾稱負(fù)茲?!∮帧臼酚洝ぶ鼙炯o(jì)】康叔封布茲?!拘鞆V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滞ㄗ獭!厩皾h·五行志】賦歛茲重?!緭P(yáng)子·太??經(jīng)】天不之茲?!∮帧拒髯印ふ撈楷槴\龍茲?!驹]】與髭同?!∮帧酒!恳舸?。龜茲,國名。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