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ì
  • 拼音:chi
  • 注音:ㄔ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KIL
  • 五筆98:SKET
  • 五行:
  • Unicode:U+52C5
  • 四角號碼:54927
  • 倉頡輸入法:DLK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ì
  • 勅字筆順
    橫豎折橫豎撇捺折撇
  • 勅字的組詞
    跋勅 毖勅 刀勅 奉勅 符勅 誥勅 誥勅 甲勅 誡勅 戒勅 謹勅 口勅 墨勅 申勅 手勅 修勅 宣勅 玉勅 制勅
  • 基本解釋

    chì ? ㄔˋ ◎ 同“敕”。

  • 漢語字典

    [①][chì][《廣韻》恥力切,入職,徹。]亦作“勅1”。亦作“勑1”。(1)誡飭;告誡。(2)古時自上告下之詞。漢時凡尊長告誡后輩或下屬皆稱敕。南北朝以后特指皇帝的詔書。(3)委任。(4)指委任狀。(5)道士用于符咒上的命令。(6)責(zé)讓。(7)猶治,理。(8)整飭。(9)敬慎。(10)猶著,穿著。(11)詳明。(12)姓。見《通志·氏族五》。

    音韻參考

    [廣 韻]:恥力切,入24職,chi,曾開三入蒸徹[唐 音]:tji?k[國 語]:chì[粵 語]:cik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力字部】 勅; 康熙筆畫:9; 頁碼:頁147第29【集韻】蓄力切,音敕。誡也。本作勑。或作飭。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