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dùn
  • 拼音:dun
  • 注音:ㄉㄨㄣ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GBNM
  • 五筆98:GBNM
  • 五行:
  • Unicode:U+987F
  • 四角號(hào)碼:51782
  • 倉(cāng)頡輸入法:PUMB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1877
提交資料
  • 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ùn
  • 頓字筆順
    橫折豎折橫撇豎折撇捺
  • 頓字的組詞
    哀頓 哀的美頓書 鞍馬勞頓 安頓 巴頓術(shù) 罷頓 貝靈頓梗 病頓 簸頓 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慘案 波士頓 布雷頓森林體系 拊膺頓足 步頓 不頓 掣頓 沉郁頓挫 程頓 遲頓 棰頓 捶胸頓足 捶胸頓腳 蹙頓 攛頓 搓手頓足 搓手頓腳 挫頓 厝頓 打頓,打頓兒 呆頓頓 道爾頓 倒頓 德累斯頓轟炸 登頓 遞頓 顛頓 刁頓 跌頓 陡頓 斗頓 斷頓 頓捽 頓阻 頓卒 頓足椎胸 頓足失色 頓足捩耳 頓足搓手 頓足搥胸
  • 與頓相關(guān)的成語
    飽餐一頓 沉郁頓挫 捶胸頓足 捶胸頓腳 搓手頓腳 搓手頓足 頓開茅塞 頓足失色 頓足椎胸 頓足搥胸 頓足捩耳 頓足搓手 頓腳捶胸 頓綱振紀(jì) 頓腹之言 頓挫抑揚(yáng) 頓足捶胸 頓足不前 頓學(xué)累功 頓首再拜
  • 基本解釋

    (頓) dùn ?ㄉㄨㄣˋ ◎ 很短時(shí)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yáng)頓挫。 ◎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 叩,跺:頓首再拜。 ◎ 處理,設(shè)置:安頓。整頓。 ◎ 疲乏:困頓。勞頓。 ◎ 書法上指運(yùn)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動(dòng):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 ◎ 次:三頓飯。 ◎ 古同“鈍”,不鋒利。 ◎ 姓。

    英文翻譯

    pause   suddenly   arrange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1) 頓 dú (2) ——“冒頓”( Mòdú):漢匈奴族的單于( chán yú) (3) 另見 dùn?詞性變化 頓 dùn? 〈形〉 (1) 勞累疲弊 [tired] 故兵不頓而利可全?!秾O子·謀攻》 兵甲頓,士民病?!俄n非子·初見秦》 號(hào)呼而轉(zhuǎn)徙,饑渴而頓踣?!谠恫渡哒哒f》 (2) 又如:頓卒(困苦。也作頓悴);頓悴(困厄憔悴) ◎ 頓 dùn? 〈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board and lodging]。如:頓所(營(yíng)房;館舍) (2) 在中國(guó)書法上指起筆落筆時(shí)用力使筆著紙而暫不移動(dòng) [(in Chinese calligraphy)pause in writing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a stroke]。如:一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頓筆(寫字在折畫處,用筆輕按,稱頓筆) (3) 次,回——用于吃飯、斥責(zé)、勸說、打罵等行為的次數(shù) [time]。如:一天三頓飯;說了他一頓;一頓毒打;頓頓(每餐) (4) 古國(guó)名。在今河南省商水縣北,于公元前496被楚滅 [Dun state] ◎ 頓 dùn? 〈副〉 (1) 立刻 [immediately] 家人習(xí)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亡國(guó)之恨頓生。——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2) 又如:頓喝一口家鄉(xiāng)水;頓改前非;頓爾(忽然);頓豁(突然開朗);頓絕(一下子斷絕);頓飽(一下子吃飽) (3) 另見 dú

  • 漢語字典

    [①][dùn]“頓1”的繁體字。(1)以首叩地。(2)指點(diǎn)頭動(dòng)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舍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dòng);振動(dòng)。(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zhǎng)時(shí)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yīng)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shí),立刻。(28)同時(shí);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shù)。一次稱一頓(用于飯食)。(32)量詞?;?cái)?shù)(用于動(dòng)作)。(33)通“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通“扽”。(36)通“敦”。參見“頓頓”。(37)通“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guó)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后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xiàng)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于楚。(41)姓。漢代有頓子獻(xiàn)。見《三國(guó)志·魏志·華佗傳》。[②][dú][《廣韻》都困切,去慁,端。]“頓2”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十四愿[粵 語]:deon6duk6[閩南語]:tng3,tom3,tuiN3,tun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頁字部】 頓;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410第45【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都困切,敦去聲?!菊f文】下首也?!局芏Y·春官·大?!勘婢??,二曰頓首?!驹]】頓首,拜頭叩地也?!∮帧静┭拧款D,僵也?!∮帧緭P(yáng)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帧驹鲰崱抠A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jì)】每之一所,輒數(shù)道置頓?!∮帧驹鲰崱看我?。又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又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謮囊??!咀髠鳌は逅哪辍考妆活D?!驹]】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种挂病!臼酚洝ね豸鍌鳌咳杖共活D舍?!∮謷我??!静苤病て邌ⅰ款D網(wǎng)縱綱?!驹]】頓,捨也??v,緩也?!∮值孛??!驹姟ばo風(fēng)】送子涉淇,至于頓丘?!緜鳌壳鹨怀蔂?wèi)頓丘?!厩皾h·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編煿旁]】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wèi)頓丘,謂一頓而成也?!∮謬?guó)名?!敬呵铩べ叶迥辍砍藝??,納頓子于頓?!厩皾h·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驹]】故頓子國(guó)。頓迫於??,其後南徙,故號(hào)南頓?!∮中??!疚褐尽とA陀傳】有頓子獻(xiàn)?!∮帧炯崱客嚼小菊崱慷爬校??音鈍?!炯崱坎焕病!厩皾h·賈誼傳】芒刃不頓?!驹]】頓,讀曰鈍。 又【韻會(huì)】【正韻】??當(dāng)沒切,音咄?!厩皾h·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驹]】冒,音墨。頓,音毒??甲C:〔【釋名】頓,僵也?!场≈?jǐn)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wèi)博雅。〔【曹植·七啓】頓綱縱綱。〕 謹(jǐn)照原文頓綱改頓網(wǎng)?!病敬呵铩べ叶迥辍砍訃悾{頓子于頓。〕 謹(jǐn)據(jù)經(jīng)文楚子改楚人。
  • 字源字形